宋代 :李弥逊
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
夏日同伯氏毕裕之守一程国材游天宁登西山国
蝶恋花(拟古)
朴上人访筠翁於溪草堂袖诗赠雨中告别将有雁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
过南泉长桥
寄题陈氏尚遐亭
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
丞厅后圃双梅一枝发和似表弟韵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十
季子论才到履驹,十年不调可怜渠。自闻马祖今非佛,不似潜夫但著书。
粹之载酒南山仆与子媚辈乘小舟烟雨中绝江而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春欲暗得树字
春风亦世情,去我若驰骛。北枝未破粉,断萼已飘素。
殷勤南郭綦,邀我整冠履。著鞭向晴原,盘传咄嗟具。
移樽晚色间,醉入众香聚。花浮承露盘,座绕临风树。
停杯忆昨游,香色尚深驻。重来未旬浃,顿觉心腹露。
后会虽可期,稍稍迫迟暮。酬花了无计,一醉其殆庶。
如何竞剪烛,雕绘觅奇句。愿当百罚深,肯效黄金注。
次韵学士兄秋初 其三
叶叶彫梧阵阵风,疏云全放月华浓。故人不寄江头信,看尽飞鸿断复纵。
伟长和县奉议年兄作别十年邂逅于此复有数百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筠矶待月
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 其二
寒花入眼乱纷纷,高卧袁安雪塞门。春透交枝才照座,风摇断萼已飘村。
返魂香细宁辞折,自暖杯深不待温。为约竹君同我老,交情此外更谁论。
上已日陪徽守游白水寺继登西山继白堂晚饮
池亭待月二首
复用前韵 其三
急雨残花绝可怜,花如鸡肋雨如拳。千金倘赎花枝怨,不为囊空惜一钱。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483篇诗文
次韵学士兄富阳道中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增植花木以诗促
筠庄亭轩皆以筠名学士兄有诗次韵
再游龙潭
和近思 其二
寄题翠樊亭
次韵康平仲侍郎丛丞相张公登倚云停二首
交韵叶成父尚书见留之什
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为连江之归中涂各以
角楼锡宴
浣溪沙(和蒋丞端午竞渡)
蔡子应郎中挽诗二首
秋晚十咏·倚杖
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 其一
虞美人(咏古)
寄枢密富丈
满庭芳(中秋次刘梦弼韵)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二首
次韵陈蹈元见和之作
夏日小集池上韵明甫之作
久雨二首
留题材曾丞道堂
次韵隐者陈无隅二首
题子阳监丞见一庵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
五石·水月岩
送陈颖仲赴省闱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 其二
次韵明甫西园这什
次韵叶观文游贤沙凤池安国之作
次韵漳州邓教授二首 其一
六月四日饭石六风雷大作而雨不成滴戏以诗趣
秋月回文
和颖仲山行即事
寄题向伯恭侍郎企疏堂
席上信笔六首
未明确出东门将入圣泉戏呈住山蒙庵老人
蝶恋花(新晴用前韵)
翊善余公挽诗二首
彦节判宗观察挽诗二首
次韵翁士特题得闲轩
留题新安幕府聚秀轩
五石·群玉峰
雨中登北楼
德甫知丞过筠庄溪亭为待月之会戏呈席上诸友
岩陵道中
行父和篇颇有过情这语次韵自叙以谢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
次韵尚书兄同游青原
子美士曹送示梅花似表弟有诗因次其韵
清平乐(次韵叶少蕴和程进道梅花)
诉衷情(次韵他伯纪桃花)
晚投大云峰二首
次韵赵道夫待制放鱼之作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崇安寺谒归云老大不遇
群玉五咏·樵谷
次韵和韩知刚见始之什
临江仙(次韵尚书兄送别)
水调歌头 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