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答中道小疾见寄
嵇康性弥懒,曾不废养生。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
老聃有至论,身孰亲于名。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寝欲来于梦,食欲来于羹。
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瓶罂。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闻从垄坻去,垄坻多羌兵。明月共临峡,风泉如哀筝。
志士莫忆家,将军亦儒生。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八
细雨春冈滑,无因驻马蹄。裘单怀后侣,风急过前溪。
近寺闻鱼鼓,穿林听竹鸡。田家舂正急,炊饭待锄犁。
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赠之
泰州王学士寄车螯蛤蜊
送黄生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
李廷臣
夹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舟上采菊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七 夜赋
月从东殿生,丛竹照脩竦。叶间清露滴,枝上寒禽动。
閒觉万虑空,静闻严鼓重。官烛剪更明,相看应似梦。
永济仓书事
答裴如晦
冬日送暹上人
逢曾子固
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
诸葛久精妙,已能闻国都。紫毫搜老兔,苍鼠拔长须。
露筦何明净,烟丸事染濡。班超投此去,死作玉关夫。
重送宋中道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过永庆院
留别乐和之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四 舞风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於会庆堂
拟玉台体七首 其二 携手曲
依韵和达观师闻蝉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七
月晕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颖州女郎台寺
夏日陪提刑彭学士登周襄王故城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走笔送王琪
次韵永叔乞药有感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其二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八 象戏
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河南张应之东斋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问答 其五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谢鹇和公仪
有睹十一月七日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
寄岳州孙屯田
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异同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依韵和永叔见寄
送曾子固苏轼
石兰
青龙海上观潮
闻宣叔挺之围棋
斫脍怀永叔
苏祠部通判洪州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游隐静山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读贤愚录
辩疑赠献甫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叔治遗草虫枕屏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村豪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
夜听邻家唱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硙
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一 登太室中峰
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寄麦门冬于符公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