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赠之

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赠之

宋代 梅尧臣

赭白西北来,本是天马种。
朝秦暮至吴,嵩华如历冢。
伯乐曾未逢,垂头牧青陇。
今朝顾我鸣,振鬣耳耸耸。
声生秋风悲,已丧荆轲勇。
谁牵驾鸾车,高蹑云雾拥。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寄岳州孙屯田

宋代 梅尧臣

从来洞庭好,都在岳阳楼。
明月一千里,寒光三万秋。
年华有时尽,风物不知休。
太守怜予句,应如沈隐侯。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宋代 梅尧臣

袁州太守蓬山客,来过卢家寻怪石。卢家百物今已空,唯石难移留旧迹。

埋没尚存三四分,雨淋日炙如皴皵。太守恻然呼健儿,荷锄秉锸争来役。

健儿掘土不为坚,旋旋剜沙见圭隙。渐奇渐异人忘劳,更索更深知几尺。

瘦峰削出嵩华骨,虚窍凿破蛟螭额。千指曳绳车四轮,击鼓助力归东陌。

东陌东头湖水傍,黄泥洗尽何苍碧。故宅愈冷东湖喧,贵贱竞观无碍隔。

太守自怜坚直心,爱少憎多屡遭谪。南至苍梧及桂林,名山遍访无穷僻。

所宜厌惯不入眼,向此歌吟尤爱惜。我思永叔滁阳时,大誇古翠菱溪获。

作诗远寄予与苏,高唱相随无节拍。今知贤人趣向同,玩好托情亡俗格。

建康从事胡公疏,一见诧君如李白。雄才落笔泻天河,缀韵孤清仍险窄。

入探虎穴谁为难,辞通造化方能敌。殿后吾虽胆力强,独鞭疲马终无益。

缑山子晋祠

宋代 梅尧臣

王子居玉京,故山空寂寞。犹闻溯月笙,尚想宾天鹤。

翠柏深古坛,丹霞留迥壑。芝庭谁款扉,旌旗穿林薄。

送杨辩青州司理

宋代 梅尧臣

儒者服褒衣,气志轻王公。一落该网中,折节长俯躬。

山东多豪士,片言不可穷。青土饶嘉枣,无以人钝蒙。

彼知南楚轻,强始必弱终。矫志合其情,乃是吾徒通。

行当问友生,为我举杯空。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二

宋代 梅尧臣

我今过五十,万事日消磨。熟识世间寡,故交泉下多。

叶秋知易陨,松耐竟如何。尝亦悲前哲,荒坟野鼠窠。

刁经臣将归南徐许予寻隐居之所及亡室坟地因

宋代 梅尧臣

欲居江上山,试与问京岘。
尝观鲍家诗,心慕已不浅。
行当卜结庐,依农事清亩。
傍葬吾先妻,同穴晚未免。
买谷勿险深,求冈要平显。
松竹应所宜,蒿莱预教翦。
我志决不移,君言幸须践。

招隐堂寄题乐郎中

宋代 梅尧臣

日哦招隐诗,日诵归田赋。
未尝见芸人,勇抛冠冕去。
今闻缑山阴,身退效疏傅。
一旦从犊车,欢言友田父。
复来钓涧边,谁问袁公路。

表臣斋中阅画而饮

宋代 梅尧臣

尝观韩干马,人物亦如生。
君收四病骨,无肉只峥嵘。
二匹痒磨树,二匹纵其情。
意思若不任,千里未可行。
古绢蠹已彩,彩色无精明。
叹惜传至此,几人金帛轻。
隋时有名笔,独写严君平。
犹持杖头钱,罢肆心莫营。
魁然中贵人,坐榻不知名。
画中有画屏,山石侔天成。
今时长沙叟,猕猴檞林横。
疏毛与设色,前代何角争。
余存品虽高,我未易敢评。
主人愈好事,缄笥酒壶倾。

闻临淄公薨

宋代 梅尧臣

至和癸巳十二月兮,友人语我火犯房。芒射钩钤而拂上相兮,祸非弼臣谁可当。

昨日闻太宰悟天道而畏忌兮,归卧其第三拜章。

太宰既不得请而赐黄金百两以为寿兮,谏官御史犹击强。

明年孟陬临淄公薨兮,果然邦国桡栋梁。

岂无神医善药以起疾兮,固知禀命有短长。公自十三岁而先帝兮,谓肖九龄宜相唐。

后由石渠凤阁禁林以登枢兮,俄佩相印居庙堂。

出入藩辅留守两都兮,其民咏歌盈康庄。官为喉舌勋爵一品兮,经筵讲义尊萧匡。

年逾顺耳不为夭兮,文字百卷存缣箱。子孙侁侁同雁行,二女贵婿富与杨。

未知归葬何土乡,临川松柏安可忘。我为故吏摧肝肠,洒泪作雨春悲凉。

精魄其归于天乎,必为星宿还高张。骨肌其归于土乎,必为蕙芷不灭香。

墓碑墓铭谁能尽其美,我为欲传万古须欧阳。

青龙海上观潮

宋代 梅尧臣

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
不鱼无守随上下,阁向沧洲空怨泣。
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
几年养此膏血躯,一旦翻为渔者给。
无情之水谁可凭,将作寻常自轻入。
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依韵和子聪见寄

宋代 梅尧臣

尝念饯行舟,风蝉动去愁。
独登孤岸立,不见远帆收。
及送故人尽,亦嗟归迹留。
洛阳君更忆,宁复醉危楼。

叔治遗草虫枕屏

宋代 梅尧臣

世传毗陵画,妙绝僧居宁。
不为权贵逼,所与乃忘形。
英机三尺素,落笔酒未醒。
忽为双飞蜂,忽就一蜻蜓。
螳蜋相拒立,促织如可听。
蚣蝑与蝼蝈,行跃势未停。
竹蝉及鬼蝶,飘飘翻翅翮。
蚊虻亦具体,纤悉皆可名。
广宗潘叔治,持作枕间屏。
我行因以赠,益见双眉清。

宋代 梅尧臣

东湾暖无沙,有

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县署西园

宋代 梅尧臣

春入西园何苦誇,我曾狂醉洛城花。如今老大都无兴,独坐晴轩看落霞。

送怀州张从事仲宾

宋代 梅尧臣

行色在车马,西亭新雨过。
移家从上党,佐幕向三河。
皂荚林初暗,黄粱酒未和。
七贤无复有,旧迹尚应多。

张太素之邠幕

宋代 梅尧臣

应幕向豳郊,晨装辞郏鄏。
长亭欲少留,飞鹄初成曲。
鲁酒上离颜,行尘生骥足。
悠悠关戍遥,黤黤烟云属。
塞邑多苦寒,国风遗旧俗。
寄音文醼余,莫待霜条绿。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宋代 梅尧臣

寒溪随山回,修竹隐深寺。
颇逢老僧谈,能亿先到事。
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
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

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与见过

宋代 梅尧臣

江上渰凄凄,天形接野低。
岸痕生旧水,马迹踏春泥。
风急侵衣重,山昏卷幔迷。
谁惊二客论,不愧巨源妻。

永叔席上分韵送裴如晦

宋代 梅尧臣

霜华夜夜浓,汴水日日减。
行迈唯恐迟,离怀不须黯。
远轻吴江潮,乃见丈夫胆。
君意应洗然,吾方困尘惨。

涂山

宋代 梅尧臣

古传神禹迹,今向旧山阿。
莫问辛壬娶,从来甲子多。
夜淮低激射,朝江上嵯峨。
荒庙立泥骨,岩头风雨过。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