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饮馀晨露吸馀风,噪遍高枝为俗聋。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
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和吴冲卿元会
游园晚归马上希深命赋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邃隐堂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
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哭谢公仪学士
道路传闻日,惊嗟尚复疑。疾因勤学得,命不与人期。
贾谊年伤少,相如恨见迟。向来公辅器,看取李家知。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三 白莲堂
蟋蟀在秋堂,芙蕖出深水。浩露同一色,澄澈寒鉴里。
佳人耻施朱,欲与天真比。沙鸟闲且都,谁将拟公子。
悼亡三首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送何遁山人归蜀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禽言四首 其二 提壶
提壶芦,沽美酒。风为宾,树为友。山花缭乱目前开,劝尔今朝千万寿。
永叔内翰见访
昭亭潭上别弟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直宿广文舍下
舟上采菊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依韵和原甫置酒兰菊间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依韵和晏相公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淮雨
再送正仲
坐睡依韵和持国
送刘推官贡甫赴汝州
重送祖择之北使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缑山子晋祠
种胡麻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
啄木二首
别钟京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
韩玉汝遗油
禽言四首其一子规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又平律一首
廨後木芙蓉
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闻临淄公薨
八月九日晨兴如厕有鸦啄蛆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一 登太室中峰
闻宣叔挺之围棋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八 赐酒
黄敏复尉新城
依韵和永叔见寄
咏象韩子华邀赋
拟玉台体七首 其三 雨中归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道子画听越僧琴闽僧写 ...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七 雨后
颖公遗碧霄峰茗
采芡
余令之会稽新昌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云中发江宁浦至采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八 象戏
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重送周都官
过永庆院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江邻几寄羊羓
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二
依韵王司封宝臣答卷
书窜
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月过节始开偶书见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