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六 假山
太山不可历,石齿齧人足。聊集怪与奇,苍苍都在目。
何须引寒流,平地作溪谷。
得王介甫常州书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洛阳交旧里,过半已凋残。在昔义投漆,最先悲阖棺。
谁知二纪水,重卜九原安。闻说塞门路,白杨风更寒。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梦后寄欧阳永叔
依韵和行之都官芭蕉诗
拟张九龄咏燕
辩疑赠献甫
贷米于如晦
举家鸣鹅雁,突冷无晨炊。大贫丐小贫,安能不相嗤。
幸存颜氏帖,况有陶公诗。乞米与乞食,皆是前人为。
永叔内翰见访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颖川西湖春色寄献尚书晏公
隐真亭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二
我今过五十,万事日消磨。熟识世间寡,故交泉下多。
叶秋知易陨,松耐竟如何。尝亦悲前哲,荒坟野鼠窠。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雪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久作大梁客,贫留小阮醒。
滩愁江舸涩,祠信楚巫灵。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
送刘㢸秘校赴婺源
云木葱茏处,鸡鸣古县城。山高地多险,源近水偏清。
斫漆资商货,栽茶杂赋征。案头龙尾砚,切莫苦求精。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梦后得宋中道书
宵梦宋子语,昼得宋子书。书意与梦语,曾不异往初。
昔我遭家难,逢子亦在庐。我南君大梁,千里非隔疏。
念处天地中,天地犹一车。日月为两毂,星辰随徐徐。
昼夜转不已,载之将焉如。冉冉趋死乡,万古曾无馀。
其间乃有梦,觉实梦何虚。何虚亦何实,及尽皆同墟。
身世既若此,合离休叹诸。
咏刘仲更泽州园中丑石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宿安上人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七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七 雨后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和吴冲卿元会
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
依韵和达观师闻蝉
寄题沈比部江州齐云楼
江邻几寄羊羓
欧阳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韩子华吴长文二舍人同过弊庐值出不及见
云沈生
依韵和晏相公
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其三
云中发江宁浦至采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送董传
桓妒妻
答中道小疾见寄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苏祠部通判洪州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书窜
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紫云岩
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一 登太室中峰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次韵和表臣惠符离去岁重酝酒时与杜挺之李宣
舟中闻蛩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 其七 移竹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三 庖烟
留别李君锡学士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赵秘校见访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
送田遵古秀才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八夫子篆
再依韵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招隐堂寄题乐郎中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
西禅院竹
依韵和永叔见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