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南邻萧寺丞夜话
忆昨偶相亲,相亲如旧友。虽言我巷殊,正住君家后。
壁里射灯光,篱根分井口。来邀食有鱼,屡过贫无酒。
明日定徂征,聊兹酌升斗。宵长莫惜醉,路远空回首。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读贤愚录
得山雨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六 钱镈
诗称庤钱镈,南亩兴农作。宁唯务芟薙,岂不在刈穫。
收功向嘉谷,托用随芒屩。太平兹所重,坐见销锋锷。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积云寒拥斋,徘徊延月影。
独能怀亲友,出门见参井。是时发清咏,笔若天骥骋。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登乾明院碧藓亭
馀喘不苟尽,顺俗来饭僧。东岭有上方,脩竹蔽觚棱。
下有苍石案,旁挂孤蔓藤。系累向尘世,更住殊未能。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七 华亭谷
断岸三百里,萦带松江流。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
闲意见水鸟,日共泛觥筹。何当骑鲸鱼,一去几千秋。
答宣阗司理
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送臧尉
蔼蔼神仙尉,西风跃马归。离群赋黄鹄,拜庆著斑衣。
雨气连关黑,槐花上路飞。同为洛阳客,今日故人稀。
蔡河阻浅
陆乏百钧驼,水假孤艇进。颍苦湾滩长,曲折剧篆印。
蔡方阻浅涸,寸步出悭吝。胶舟看在前,暗碛疑难慎。
谁能使奡荡,空自思禹浚。丈夫少壮时,必在驰驵骏。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洛阳交旧里,过半已凋残。在昔义投漆,最先悲阖棺。
谁知二纪水,重卜九原安。闻说塞门路,白杨风更寒。
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于都门外遂宿舟中明日留馔脍
人言汴水驶,奈何已冬乾。蔡虽平且慢,腊月行亦难。
唯听夜冰合,为君愁苦寒。暂维青丝䋏,邀脍白玉盘。
行人反饫我,于理殊未安。所忻能自养,不复道加餐。
丁端公北使
山聘天王使,来乘御史骢。驰车看燕妇,貂扇禦胡风。
俗与华人似,言从左衽通。罽庭观拜舞,不似未央中。
送施縡秀才下第
君尝老于敌,轻彼群儿嬉。坚锐不可恃,屡北还自疲。
胸中多奇秘,既衄何所为。东走沧海上,夏果采荔枝。
奉亲乐无涯,岂愧禄仕迟。
元政上人游终南
送何遁山人归蜀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和正仲再和罢饮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拟宋之问春日剪綵花应制
留题希深美桧亭
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
惜春三首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於会庆堂
送河清贾主簿归任
饮酒呈邻几原甫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真州东园
送韩玉汝太傅
刘弟示诗一轴走笔答之
留别李君锡学士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 ...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朱桵
桫椤树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周仲章都官示卷因以赠之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五大字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七 齐云亭
云沈生
寄渭州经略王龙图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拣
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寄岳州孙屯田
稚子获雀雏
送董传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四石楼
玉汝赠永与冰蜜梨十颗
泊下黄溪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七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
舟上采菊
重送祖择之北使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二
谢鹇和公仪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李宣叔秘丞遗川笺及粉纸二轴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五 警露
田家语
考试毕登铨楼
拟张九龄咏燕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