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泊下黄溪
黄溪晚来泊,得见田家微。刺艇斜阳下,耕洲载来归。牛鸣向窂犊,犬喜入人衣。复有返樵者,檐枯翘雉肥。
寄题沈比部朱州齐云楼
送曾子固苏轼
屈宋出于楚,王马出于蜀。荀杨亦二国,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数年,高下非近局。钩陈豹尾科,登俊何炳缛。
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父子兄弟间,光辉自联属。
古何相辽阔,今何相迩续。朝廷有巨公,讲索无遗录。
正如唐虞时,元凯同启沃。何言五百载,此论不可告。
二君从兹归,名价同惊俗。
缑山子晋祠
王子居玉京,故山空寂寞。犹闻溯月笙,尚想宾天鹤。
翠柏深古坛,丹霞留迥壑。芝庭谁款扉,旌旗穿林薄。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
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周仲章通判润州
万表臣报山傍
前时见多叶,曾何数寻常。今见叶又多,移赏南涧阳。
寄言莫苦恃,更多殊未央。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其二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与见过
玉汝赠永与冰蜜梨十颗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韵语答永叔内翰
舟上采菊
重送周都官
永济仓书事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守宫
张圣民席上听张令弹琴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书哀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
和永叔六篇 其六 啼鸟
禽言四首 其三 山鸟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六 蕲竹
惜春三首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送崔秀才 其一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淮南遇梵才吉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
赵秘校见访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
留题希深美桧亭
答裴如晦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不知梦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 其三 含珠林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重赋白兔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拟陶体三首 其三 目释
赠刘谋合副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磑
同次道游相国寺买得翠玉罂一枚
永叔进道堂夜话
与用文师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
送方进士游庐山
暝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七 华亭谷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七 雨后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五大字
送刘推官贡甫赴汝州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禽言四首 其四 竹鸡
早至颖上县
张侍郎中隐堂
留别李君锡学士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
张太素之邠幕
答宣阗司理
表臣斋中阅画而饮
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酌别谢通微判官兼怀欧阳永叔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 其二
谢鹇和公仪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四石楼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
依韵马都官宿县斋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