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一日曲
舟上采菊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与夏侯绎张唐民游蜀冈大明寺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背市面山色,平目观白云。渔舟溪上歌,游客栏边闻。
俯檐翠柏瘦,蔓篱秋实蕡。偶来心意静,尘虑如扫坌。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于会庆堂
新作斋堂祠画像,又兴高阁秘天踪。今朝还藉君移柏,昨日已因鹅种松。
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答中道小疾见寄
嵇康性弥懒,曾不废养生。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
老聃有至论,身孰亲于名。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寝欲来于梦,食欲来于羹。
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瓶罂。
语鸩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磑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吾年将五十,尚未暇读易。一闻蒙亭说,乃见适所适。
维时明进退,岂不在泉石。野服制升越,山庖盛鸡蹠。
床头龙唇琴,案上科斗籍。风物稍佳时,把酒会三益。
况以兄为郎,仕也人岂迫。垂之爱之深,自匪逢时客。
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
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几日不行圃,野草过人头。客怪若荒秽,谁与持锄钩。
虽然自薅薙,抱痾方告休。即当秋风高,扫箨将迟游。
留别乐和之
雪消潭水绿,轻舸下滩时。渐转青山去,还将故国辞。
野林看欲动,江燕欲逢迟。君语随州体,余惭晚始知。
汝坟贫女
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元日朝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犬
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
梦登河汉
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禽言四首 其三 山鸟
依韵和达观师闻蝉
廨後木芙蓉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后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别钟京
题姑苏邵氏园居
辩疑赠献甫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舟中闻蛩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赠张处士
张圣民席上听张令弹琴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後雨作遂归
依韵和张中乐寺丞见赠
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月晕
洛阳牡丹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 其七 移竹
苏祠部通判洪州
后园桃李花
送杨辩青州司理
蔡河阻浅
赠黄庭筠举进士
欲阴
读贤愚录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一 登太室中峰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阻风寄刁安国
送毛秘校罢
和中道雨树
梦后得宋中道书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三 白莲堂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拟王维偶然作
依韵和行之都官芭蕉诗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
拟张九龄咏燕
依韵和子聪见寄
真州东园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韵语答永叔内翰
寄题沈比部江州齐云楼
留别李君君颇有归意而未遂
咏官妓从人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二北固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