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牛焘
生平阅历几经春,晚年逢春不厌频。岁月浑忘将老去,莺花倍觉与人亲。
蹉跎且莫回头数,欸洽还同觌面新。毕竟东君专属意,衔怀肯负此芳辰。
夜听松声
孤松落落小庭阴,夜半涛声入素琴。我已经年忘此曲,月明窗外老龙吟。
李咏萸学琴为录平沙落雁谱
长空旅雁唳清秋,风雨无端话别愁。一曲潇湘君记取,分明鸿爪个中留。
闻和际盛病二首 其一
衰年病与死为邻,昨夜惊心为伯伦。少壮几何零落半,终知造物忌闲人。
扬州四首 其一
炀帝行宫遍水涯,秋风惨淡玉勾斜。三千殿脚齐推挽,不听垂杨叫暮鸦。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一
倦鸟归林窠,风林失旧柯。绕树频三匝,巢倾可奈何!
忆家园 其四
门前踪迹绝尘埃,非是主人避客来。野径小桥湾转处,难容车马破苍苔。
纪梦三首 其一
生平心事梦中情,梦到儿时老泪倾。最是承欢嬉戏处,慈帏隐约唤儿声。
纪梦三首 其三
独怜妻氏暗伤神,憔悴无言泪满巾。母女相依不我顾,似嫌我是梦中人。
闻边警即事
才闻羽檄自黔中,又警妖氛接迤东。叹息有年供窃鼠,仓惶无计赋哀鸿。
天怜赤子胥靖□,人奋苍头预备戎。深愿边防资勇练,滇南万里共休风。
阿墩子漫兴
澜沧不向海东流,雪岭高寒据上游。山水有名非福地,风波无限是瀛州。
云深便拟羲皇代,树老浑忘汉魏秋。莫道居夷嫌陋俗,此中丘壑有潜虬。
重过燕子岩题前诗
石上扫云归碧落,松枝作字蘸红泥。书成半壁龙蛇幻,风雨惊人四望迷。
祭芭蕉龙
藤树密重重,灵蕉带雨浓。何人曾梦鹿,此地旧潜龙。
云气终朝幻,泉源一脉钟。神来无殿宇,山半绿苔封。
留别罗平
一峰闲白腊,三载对寒毡。自问诚何德,端居愧昔贤。
春风催去雁,别梦托吟笺。独念宫墙树,栽培近百年。
花马竹枝词七首 其六
金江春暖浪淘沙,日日江头数浪花。人比黄金淘易尽,沙随浪去似年华。
会城苦雨四首 其四
寒蛩寂寂听无声,去雁归鸿怯远征。天意为怜幽草色,人间始重晚秋晴。
消夏杂咏六首 其四 看竹
山村一带竹檀栾,风雨萧疏入夏寒。蒲幅潇湘移不得,隔林遥借绿阴看。
白腊上
白腊尊严蔚接天,钟灵岞崿独巍然。钟拖玉带晴开嶂,翠拥螺鬟澹锁烟。
风雨分疆标一柱,儿孙列戟镇三边。神来夜月丛祠古,万壑松声奏野弦。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一
山行日日厌蚕丛,离岸登舟兴不穷。闻说溪山奇绝处,欲从高浪驾长风。
初至阿墩子三首 其二
气阻山河迥不犹,天时人事理难求。冰残四月花初放,霜落两成麦未秋。
鼓角声中喧梵呗,貔貅队里踏蛮讴。村南更有雌龙窟,万斛淤泥溉瘠畴。
甲辰元日同诸亲友西林共酌
此日同人共举杯,亲朋老少喜追陪。屠苏旧例君知否,不让先来让后来。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156篇诗文
闱后迤西道中作
郡城阴雨
王景略二首 其二
慕容垂二首 其一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一
弹琴流水上
漫叟吟
桓司马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三 王羲之
出城散步
会城苦雨四首 其二
南诏碑
罗川学庄小饮即事二首 其二
转经
题楚有才廛后小集轩
罗雄即景
寄杨文藻三首 其三
咏署中杂木
醉西施
王景略二首 其一
庚子1840年九日作
旧朝衣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六 王仲宝俭
沽村酒久待不至
吴越王
寄李咏萸并和留别诗四首 其三
沙汀村庄即事
慕容垂二首 其二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八 谢康乐灵运
过七里滩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四 王僧达
扬州四首 其二
消夏杂咏六首 其二 听鹧鸪
游东元三首 其三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五
五华谒武候祠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三
游东元三首 其一
赠杨晓峰
游耔馀同年自镇沅卸事归省亲送别
久客山中
夜书答函通夕不寐
乙卯1855年三月访鲁纳村张定一,留山中数日
五月菊
忆家园 其二
简州司马荣仲芳同年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一 汉昭烈
懒碓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九 谢惠莲
消夏杂咏六首 其五 初见蝶
红崖道中望定西岭
泛舟西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