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牛焘
紫氎架裟四十年,山林尘市各随缘。酒倾竹叶供花醉,榻倚松云傍鹤眠。
早觑菩提非是树,从来老佛不参禅。呼卢又逐春城去,开遍碧桃犹未还。
早菊
金雁钿蝉不解愁,绮罗香入曝衣楼。仙龙院里人徒老,乐部新添菊部头。
白腊上
白腊尊严蔚接天,钟灵岞崿独巍然。钟拖玉带晴开嶂,翠拥螺鬟澹锁烟。
风雨分疆标一柱,儿孙列戟镇三边。神来夜月丛祠古,万壑松声奏野弦。
雨后夕阳
雨后前溪水满堤,乍晴天气湿云低。山根一抹斜阳绿,瀑布声边稻叶齐。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三 王羲之
绝代风流擅盛名,却缘艺事掩生平。山阴换得群鹅去,谁识当年誓墓情。
弹琴流水上
弹琴流水上,水响忽停琴。琴水□□□,各具太古音。
琴中可绘水,况在水之浔。泉籁本天籁,况乃入琴心。
此时群动息,满座气萧森。清商暗转弦,操我三峡吟。
风雨来飘爽,哀湍泻长林。对景三往复,馀响答寒溜。
孰是会心人,琴理宛可究。此境最移情,何如海上奏。
慕容垂二首 其二
可怜阿得脂,翼知不能飞。淝水三千旅,恩重义无违。
重过燕子岩题前诗
石上扫云归碧落,松枝作字蘸红泥。书成半壁龙蛇幻,风雨惊人四望迷。
苴力铺二首 其二
野棠开遍飘香雾,村女携筐采芳素。飞絮近人糁客衣,低徊尚忆垂杨句。
燕子岩
细雨羊肠道,秋风燕子岩。滩声三峡壮,栈路五丁劖。
瀑落云常湿,天低石欲嵌。遐荒多僻景,题句付青巉。
三家塘
山回路转石桥东,过客停骖柳一丛。十里邮亭乌哑哑,三家长傍夕阳红。
泛舟西湖
钱塘霸业已千秋,南渡江山习宴游。明圣何因比西子,烟花不独让扬州。
神仙野衲三杯酒,迁客骚人一叶舟。塔上夕阳堤畔月,流连不尽古今愁。
赠木西僧
李咏萸索寄秋诗稿
生平臭味繄谁亲,况复衰残逼仄身。况业多情惟劝饮,郑虔善绘却嫌贫。
分金诣重心先醉,啄木嘴长性讵驯。异日相思怜索莫,寄秋诗草属高人。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三
绛幡仙幔五六裁,昼锦华堂近日开。富贵骄情承宠极,等闲又报赐绯来。
南霁云庙
贺兰兵不发,壮士怒冲发。指头血方淋,满城士女心肝随指痛入骨。
将军忠愤义无双,男儿临死肯道降。惜哉贺兰未手灭,从令热血溢满腔。
即今遗庙表棹楔,千载凛凛生义烈。殿壁犹绘睢阳城,张许雷南皆人杰。
成败讵以一死论,江淮保障功难灭。唐家乃以区区食人泯忠节,呜呼惟有漳水至今亦鸣咽。
晚秋雨后独步十里桥亭
林塘雨过睡醒才,十里桥边独往回。涧隐残虹斜日暗,云移远岫翠屏开。
沿溪水落声犹壮,高树风凉叶渐摧。应为客心增感慨,秋声不见雁鸿来。
淮阴候
黄云渗淡汉宫昏,面相终符蒯彻言。秦鹿捕成功已震,陈豨去后狱谁翻。
寒潭不返王孙钓,哀些难招猛士魂。碧血千年埋怨草,可怜韩姓几家存!
听八音琴
细镂栴檀一片琴,风清夜月老龙吟。无弦妙解寰中趣,有韵翻嫌指上音。
此曲移情来海岸,何人逸兴到山林。君听此籁纯天籁,应笑秦廷攫爪深。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三
将欲哺尔雏,何当觅雌乌。凄凉华表影,萧萧白杨孤。
扬州四首 其二
六代繁华付白鸥,尚馀明月在扬州。烟花难觅仲舒宅,风雨全迷太子楼。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156篇诗文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七 谢安石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六 王仲宝俭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五 王元长融
留别张心田兼寄李咏萸
留别罗平
旧朝衣
忆家园 其二
寄杨文藻三首 其二
游耔馀同年自镇沅卸事归省亲送别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四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二
白马龙潭赏海棠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二
金沙江西行十首 其八 沙左山庄
闻边警即事
寄木羲民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三
消夏杂咏六首 其二 听鹧鸪
转经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一
罗川学庄小饮即事二首 其一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二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一
消夏杂咏六首 其三 看山
罗雄即景
过七里滩
骊龙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二
题楚有才廛后小集轩
沽村酒久待不至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一
初至阿墩子三首 其二
简州司马荣仲芳同年
读杨文孺传 忠烈
纪梦三首 其一
郡城阴雨
赠杨晓峰
长沙
送友至武定金沙江教读
五月菊
遇旧邻李二
拟四时白纻舞四首 其一
答尹虞卿约赴秋闱
游姚安白塔寺路访鲁氏琴
会城苦雨四首 其三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一
红崖道中望定西岭
不寐二首 其二
答玉峰
夜听松声
出滇南胜境
出城散步
六十一戏作自寿
漫叟吟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四 王僧达
纪梦三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