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牛焘
相逢犹识旧乡邻,话到生平泪染巾。早岁嬉游偕竹马,卅年名利各风尘。
浮云世事那堪说,沧海萍踪定有因。日暮边关闻塞雁,可怜同作雪天人。
出城散步
蝴蝶双双绕菜畦,被风吹散渡桥西。凭栏几度春情倦,也逐杨花过柳堤。
白腊上
白腊尊严蔚接天,钟灵岞崿独巍然。钟拖玉带晴开嶂,翠拥螺鬟澹锁烟。
风雨分疆标一柱,儿孙列戟镇三边。神来夜月丛祠古,万壑松声奏野弦。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五 王元长融
出入扶桑漫自矜,轻谋寡虑祸相仍。为怜寂寂惹人笑,究竟王郎娱竟陵。
咏署中杂木
古木森森旧成林,斤斧相寻直到今。剩有楸梧留彩翼,新栽桃李布清阴。
仙囊露洗看书眼,静夜风调入弄琴。异日轮囷期广厦,怜才须见百年心。
寄杨文藻三首 其三
半亩依山宅,小园佳趣饶。无求上知识,安分足逍遥。
早起勤持咒,迟归醉弄箫。即斯仙佛侣,愧我逐尘嚣。
乙卯1855年三月访鲁纳村张定一,留山中数日
石径缘梯上,山花带雨开。我来青嶂外,君卧白云隈。
树密环书榻,岚虚扑酒杯。那能同卜筑,不惮蹑崔嵬。
妙明归山携一太湖石,因赋三绝 其一
本是蓬莱一谪仙,几年沦落太湖边。三生为有林泉约,风雨相随证佛前。
会城苦雨四首 其二
蒹葭白露不成霜,漏尽南天似夜郎。昨夜窗前疑见月,平阶一碧涨方塘。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二
拈到屠苏不占先,赏心乐事转堪怜。谁知白发称难老,未必青春定少年。
洛下花开真率会,香山酒热艳阳天。风流自是称先辈,不到华巅总惘然。
雨后夕阳
雨后前溪水满堤,乍晴天气湿云低。山根一抹斜阳绿,瀑布声边稻叶齐。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 其二
回首万里路,途长日西暮。翼短不能飞,栖栖向何处。
消夏杂咏六首 其三 看山
千岩万壑披裘翁,日日看山落照红。为爱青山似图画,不知身在画图中。
夜书答函通夕不寐
驿路梅花香敞庐,为酬燕相夜缄书。为更添盏随膏短,双目麻茶怨镜疏。
叔夜交情非绝物,香山老病久悬车。如何拟作闲关客,翻似桓家幕下胥。
扬州四首 其一
炀帝行宫遍水涯,秋风惨淡玉勾斜。三千殿脚齐推挽,不听垂杨叫暮鸦。
白公苏公祠
百年身世类转蓬,老少行藏大略同。老日堤分双道月,两朝祠合一家风。
春山杜宇啼诗魄,秋水芙蕖笑醉翁。为有甘棠遗爱在,垂杨掩映晚烟中。
雨过后张叟园圃
波岸碧沄沄,山根一片云。几番新雨足,又见绿秧分。
偶为寻高士,重来问此君。何时把杯酒,花下醉夕曛。
旧朝衣
晚节辞荣衣锦归,记曾陪宴赐宫绯。朝衫也逐秋光老,酒涴烟痕带夕晖。
杪松
青苍磊落出风尘,劲节参天若有神。得地高明缘正直,此材肝胆异轮囷。
松霜柏露同经炼,野魅山魈远见瞋。一样后雕声寂寂,从来岩穴有沉沦。
赠杨晓峰
二十年兄弟,相看各老成。壶樽长落寞,衣马自肥轻。
昔雪今花感,残山剩水情。愿将丘壑共,绝胜话瑶京。
奉赠桑沁亭
老去诗还逸,花开酒榼忙。先生饶独兴,斯世久相忘。
鹤巳驯无怨,兰因稚有香。穷年何所事,闭户注蒙庄。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156篇诗文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一
泛舟西湖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其一
罗川学庄小饮即事二首 其二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十一 谢眺
白鹤翎
慕容垂二首 其一
南霁云庙
妙明法师游楚蜀归山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二 王茂宏导
花马竹枝词七首 其六
忆家园 其四
淮阴候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一
游东元三首 其一
读杨文孺传 忠烈
沙汀村庄即事
游东元三首 其二
慕容垂二首 其二
纪梦三首 其一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其一
春日游商山寺
醉西施
苴力铺二首 其二
早菊
麦管吟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三 王羲之
赠木西僧
会城苦雨四首 其四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六 王仲宝俭
由施秉泛舟抵镇远七首 其五
扬州四首 其二
消夏杂咏六首 其一 溪桥散步
消夏杂咏六首 其二 听鹧鸪
闻和际盛病二首 其一
王景略二首 其一
久客山中
眠龙洞
夜听松声
题楚有才廛后小集轩
纪梦三首 其二
弹琴流水上
简州司马荣仲芳同年
忆家园
忆家园 其三
游东元三首 其三
寄杨文藻三首 其二
六十一戏作自寿
消夏杂咏六首 其四 看竹
遇旧邻李二
赠张少尉清元署恩乐司狱
留别张心田兼寄李咏萸
偷冰渡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