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自谢

自谢

宋代 彭汝砺

瘠田历水旱,畎亩多荒芜。良农为锄耰,不岁成膏腴。

瘦木僵风雪,枝干皆蟠迂。良工试刻斲,不日成盘盂。

在人虽不肖,蒙教当自殊。重念贱子庸,仅同流俗愚。

学不达本原,行行无廉隅。九思失孔戒,三省忘曾模。

背道而妄行,轻言以招辜。一身旅焚巢,众目睽张弧。

奔驰今逝矣,玷圭可磨乎。昼寝过甚微,圣门斥弗诛。

于今底荒唐,较彼尤昏逾。尚赖君子仁,为包小人蒙。

未即远方屏,止于鸣鼓攻。过愆苟不涤,忧虑环无穷。

归来讼丑迹,自欲鞭微躬。父母遣汝来,期尔才德丰。

亲友壮尔行,思尔事业充。不沿仁义流,反扇偷惰风。

固宜众人归,讵可多雷同。犹愿追已往,从此图令终。

庶几谢颜子,自誓规缪公。敢期白日光,重照幽谷中。

驱除困蒙吝,震荡迷复凶。作诗代负荆,鄙诚实悾悾。

诗人彭汝砺的古诗

仲至迁居同曹家西巷在蔡湖之北也 其三

宋代 彭汝砺

陋巷本非朝市喧,亦无车马到吾门。清风对客忘朱夏,流水令人思故园。

道曲柳阴低白昼,天涯月色照黄昏。一官彼此多闲暇,万事从容欲细论。

临江道中人家多植竹

宋代 彭汝砺

远远平山浅浅溪,人家栽竹当藩篱。雪霜尽腊青如昨,风月乘春绿更滋。

淡薄冷光浮莽苍,招摇清影落涟漪。故园所富今几顷,会有归来筑隐时。

送梁晦之

宋代 彭汝砺

行李参差久不齐,飘蓬邂逅暂相依。趋驰静笑营生拙,老大今知旧态非。

车马一朝君北去,江湖何日我南归。人间物物浑虚幻,莫为分襟泪辄挥。

路人有弃其子者因作是诗予时奉使湖外

宋代 彭汝砺

彼呱呱者,其孰弃之。彼嬛嬛者,其孰收之。彼禽何知,能字其雏。

飞前则顾,饥啄则呼。孰谓斯人,禽之不如。彼雏之微,皆得所依。

婉娩其音,婆娑其衣。孰谓斯人,乃独无归。我号斯言,以告采诗。

和执中及谢检法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天女匆忙来献花,庄严净妙一何嘉。儿童更少浑无著,自胜维摩长者家。

都官以诗求菊栽次韵谢之

宋代 彭汝砺

新诗来乞菊花秧,种植还须近宋墙。待得来年花烂烂,约君颠倒醉秋香。

徐亭泛舟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万叶烟云上,千花锦绣中。停舟不忍发,为恐破圆红。

和初夏

宋代 彭汝砺

浅水池塘莲叶香,红尘道路柳阴长。黄梅雨裛栏干湿,翠柏风吹襟袖凉。

同游独山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路蹊曲曲上乔岑,风物疏疏接远林。携妓笑无安石乐,爱山喜似晋公心。

步寻翠石伤荆玉,行接幽岩望傅霖。别去几时重会此,欲君无避酒船深。

承示及寄提举大丞相高韵大丞有三点明星半轮月之句因次元韵

宋代 彭汝砺

三星半月露孤圆,天地秋深夜气闲。光遍三千大千界,即非内外及中间。

竹间见梅花呈都运大夫提刑学士一笑

宋代 彭汝砺

湖外春风未到时,竹间时复见梅枝。文章不似少陵客,漫对清风无好诗。

和提点少卿诗韵

宋代 彭汝砺

文场俱是出群雄,曾颂鸿毛遇顺风。曾记螭头初赐第,渐惊鹤发欲成翁。

老年翰墨才仍敌,故国溪山路更同。存殁感怀浑梦寐,会须推付酒樽中。

逢姜二兄

宋代 彭汝砺

阒寂桐江地,羁栖远客魂。别家惊节换,此意与谁言。

忽尔声容际,悠然信义存。此时皆逆旅,何日共归轩。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三 眉寿堂

宋代 彭汝砺

枝干上参天,长松不枯槁。朱顶雪衣裳,仙鹤颜色好。

主人一千岁,似此松鹤老。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三

宋代 彭汝砺

秋来常苦客飘蓬,身羡归鸿飞复东。欲问江南是何处,乱山扰扰自无穷。

先赴东流因寄虞蒋诸君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我行已南北,君迹尚西东。车马到虽晚,道途终不同。

山川新霁雨,天地正秋风。有暇诗应作,无忘草野中。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五 觉轩

宋代 彭汝砺

本觉不见觉,大梦非是梦。觉梦梦非觉,其归理则共。

兔鱼亦既得,筌蹄自无用。

瑛首坐访及颁示四颂而有选佛选官俱第一之句既赓元韵因寄末章 其 ...

宋代 彭汝砺

马驹元似出西江,吾姓音声亦似庞。空乏本来无一物,珍奇新得璧双双。

次佛印韵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咫尺书从江外来,红尘心与眼俱开。盐官扇子真无用,漫得犀牛入手来。

舟中载芍药数本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数枝分得广陵春,行李相看意亦亲。风急吹香浑似旧,露浓染色更争新。

彭汝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 5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