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未识先生病所因,调料想亦费精神。调人可问维摩疾,顾我徒知管仲贫。
未肯一经终皓首,不应千里漫思莼。藤床卧对炉烟细,想岸渊明漉酒巾。
杂咏一首
小林幽径自春华,不似城头望处佳。山色倚云千万里,蓬门穿水两三家。
声闻翠筱纷纷叶,香落寒梅细细花。更上幽亭望南北,欲随幽鸟到天涯。
敏叔家会仙洞
大松十里建旌麾,晓日朝霞五色衣。幽谷静闻猿一啸,白云时见鹤双飞。
花开洞府春长在,人会瀛洲夜未归。家近武陵时入梦,诗成更忆故山薇。
次去华学士韵
九衢尘土暴秋阳,宫殿深沉早自凉。庭柏染霜千丈碧,篱花著雨一番黄。
天边河汉波澜阔,海上蓬莱日月光。文物岂惟淹汉魏,太平久矣四三皇。
察院学士灸焫连日戏作鄙句
截艾作炷大如椽,三日彻夜烧丹田。三腹生火口生烟,皮毛润泽骨骼坚。
舍杖趋走脚轻儇,赫如渥丹颜色鲜。五十六岁如少年,顾我一生百迍邅。
病多未老先华颠,欲灸自量无罪愆。一切久矣付诸缘,三月人家花欲燃。
阳春水色碧于天,更欲载公青翰船。唤取佳人舞绣筵,一饮一斗醉不眠。
不怕世人笑逃禅,火中自会生金莲。作诗问公奚若旃,肌肉忍自投戈鋋。
亶顾厥后勤著鞭,万事悉置三超然。服食不须求汞铅,公名已自列诸仙。
拟赏花钓鱼诗 其八
槛外幽花暖欲然,池边弱柳困初眠。风晴莺戏长杨日,水净鱼游太液天。
玉斝酒深浮湛露,宝炉香聚引长烟。云章光绝无能继,但颂南山亿万年。
楚野
楚野云寒山点缀,淮天波尽水徘徊。古今寥廓归谈笑,气象纵横费剪裁。
愁日远随双锦翼,离情满寄百金杯。清风正引城头望,淮上车音几日来。
与佛印夜坐
纱帽筇枝鬓发苍,笑谈中夜共寒缸。诸人不用称居士,我是彭公不姓庞。
次佛印韵 其一
咫尺书从江外来,红尘心与眼俱开。盐官扇子真无用,漫得犀牛入手来。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 其五
艺祖不嫌宫室卑,神孙今不剪茅茨。太平风俗终还厚,长似唐虞夏禹时。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三
旧作酴醾白,新翻蛱蝶黄。不须多变态,固自有真香。
寄君时学正弟
亦与儿童酌酒醪,焚香颂祝不胜劳。命如千载松难老,德比九疑山更高。
顶上少时多鹤发,眉间近日有霜毫。江湖复见年时雁,倚杖孤城首重搔。
戏呈叶提举
自笑肩舆钝似椎,不如马足快如鵻。驱驰祇似江西日,懒病全非年少时。
熟睡疑空净石室,沈思若下董生帷。道途不独输公敏,凡事相方总较迟。
役兵初自邓来戍邵因问法曹弟动静戏成小诗
戍卒初来自邓州,问言曾见法曹否。祇云白发青衫者,黑瘦三分似状头。
同游独山 其三
城楼日日望霄垠,车马今来访旧闻。寒石万寻围翠竹,危峰一点缀青云。
洒然自有林泉乐,去矣吾非鸟兽群。安得画工图绝致,尽收苍翠寄诸君。
拟赏花钓鱼诗 其二
琉璃宫殿云深处,锦绣池堂雨过时。鱼跃定名千岁鲤,花开多是万年枝。
恩流河汉波澜阔,春在蓬瀛日月迟。三十馀年无此会,今朝会见柏梁诗。
治平谅闇元夕 其一
上元无乐送长宵,泪洒城阳泣帝尧。云障月华寒淡薄,风吹雨点细飘摇。
物随世事生悽怆,天与人心长寂寥。不用灯花斗光景,火炉诗笔慰无聊。
雨中望皖公山不见因寄提举马大丞 其一
泊舟欲近皖公山,山在青云烟雨间。苍翠不容尘俗见,祇应留着待公还。
次正夫登沛中歌风台
屹屹泗上城,隆隆沛中台。登台不见人,祇见山崔嵬。
高祖汤武资,神明天所开。潜龙已飞跃,乘马宁邅回。
倒戈与天旋,万国俱子来。西楚殪封兕,东齐荡纤埃。
任使虽故人,萧曹亦贤哉。功成思猛士,乐极自成哀。
如何古之人,懿德乃所怀。
与广汉舜山寺分题得申字
溪山幽隐一闲身,憔悴今随逆旅尘。南国浸辽愁似织,北音不至别如新。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五 觉轩
本觉不见觉,大梦非是梦。觉梦梦非觉,其归理则共。
兔鱼亦既得,筌蹄自无用。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奉招正仲
道傍松竹
舟中偶言
寄观音能老 其一
汴上呈祖道 其二
次正夫相寄佳句
叔子祠堂
走笔和萧推官迎提举承议 其二
寄景繁学士
呈通判朝奉宋丈 其二
送吴子正赴召
宿舒州境上
和梅堂祖心禅师答潭州知府谏议谢凡五遣人召禅师不往 其三
得庭佐岩夫二弟二书
适婺
寄献教授友兄
和都官看雪 其一
二月己亥晓出城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四 忘忧亭
送梁晦之
寄君时弟
赋刘令公署双头芍药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一
诗呈季友殿丞因寄正父兄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五
寄明甫约出饯城西既以病告遂已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一 谷隐寺
颜子 其二
诸君江步以病不能从走笔寄之
雨寄君时弟 其一
寄佛印禅师
得书并简仔仲二侄 其一
都官以诗求菊栽次韵谢之
北使还代书寄颖叔
和通判朝奉宋丈 其一
去桐庐学
和祖道国门外文渊子至东父饯席上赠别
夜登竹亭
和十二法曹
和千乘先生诗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二
寄观音能老 其二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四
戏呈子直
归期
酬熊君惠诗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二
寄叔宜弟
和子仲都官徐孺亭
竹间见梅花呈都运大夫提刑学士一笑
马上据鞍熟睡
和致远
和提点少卿诗韵
欲雨马上寄兄长
送程给事并次中丞杂端韵
林亭
次中丞韵
自勉呈尊叔
题程则之瑞墨阁
次韵尧民同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