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一或以为是,一或以为非。是非如环中,毕竟无穷时。
汝唱我其从,嗟吾亦何为。
戏呈叶提举
自笑肩舆钝似椎,不如马足快如鵻。驱驰祇似江西日,懒病全非年少时。
熟睡疑空净石室,沈思若下董生帷。道途不独输公敏,凡事相方总较迟。
和伯钧节推
昔年相见蜀山隈,落落知君匪众材。白发今时俱老大,青山何日盍归来。
烟尘草草驰军檄,风雨匆匆把酒杯。万事欲言终不尽,诗成悽怆有馀哀。
途中寄君时弟 其一
邮亭车马日纷纷,可遂尘埃老此身。燕子恰如曾宿客,雁奴犹是未归人。
晚云明灭初收雨,朝日阴晴拟放春。花木一时浑自好,寄声华发莫争新。
移舟泊通济亭
隔溪杨柳绿毵毵,晚色迟迟认夕岚。细细乱山浑不见,渔灯数点照沙南。
次张瑞甫贪
霜浓溪水缩,雨过竹风多。久病予无赖,微吟子为歌。
远心倾塞雁,穷绪委江波。贪饮祇如此,世人谁复过。
和刘舍人
剪綵微茫比丝发,雕金焜晃映蝉貂。鹓鸾破晓趋丹禁,雨露迎春下九霄。
花映上尊非索寞,雪侵馀鬓自萧条。读书终日不知味,恰似在齐闻舜韶。
和庭佐韵
议论优优喜自得,簿书故故来相关。夜深归梦无羁束,绕尽南轩一席间。
再和子育 其二
将军誓愿斩楼兰,涕泪横流杯酒间。紫气剑埋终未试,黄金印大亦何颜。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七 戒得庵
众人贪徇财,种利不种德。谁如之人心,白首能戒得。
以此风里闾,贪竞当自息。
寄润之弟兼附呈伯兄 其三
风规落落已非俗,气宇堂堂知有才。安得骅骝归道路,不甘楩梓滞蒿莱。
青阳路径新萌柳,白雪林亭欲放梅。愿逐羽翰归故国,相从歌酒趁春来。
次佛印韵 其一
咫尺书从江外来,红尘心与眼俱开。盐官扇子真无用,漫得犀牛入手来。
雨寄君时弟 其一
朝雾苍茫暮雨低,恰如梅子欲黄时。三分半是行人泪,莫怪行人鬓已丝。
奉使湖南遇雨寄叔宜
暮云不肯破重阴,祇系萱堂夜夜心。马上北风吹泪落,细随疏雨湿衣襟。
喜文渊登第因寄二篇 其一
春风吹诏落天涯,喜听君荣及盛时。桂籍功名知自取,云台事业旧相期。
骐驎有力争千里,燕雀无才寄一枝。士稚果能先越石,苏秦应欲愤张仪。
林亭
禽鱼惯熟见歌舞,池沼亭台应是家。物物眼前浑自好,不须更种芰荷花。
招赵温甫饮
典衫买酒送春归,与春惜别无欢怡。穷村荒凉物色薄,肥鸡绿笋皆出雌。
却思清谈醉我腹,愿君促驾无迟迟。
和祖道见致政王中允题壁
里巷参差一水间,水边相失复三年。水题想见风规好,清隐传闻志尚贤。
道路尚能谈水事,林泉宁复挂尘缘。迟回禄仕予真怯,不独无君郭外田。
再呈通判承议 其二
南头如送北头迎,祇有溪山不世情。少日激昂投耒耜,老年辛苦畏簪缨。
长松根脚龙蛇蛰,老鹤精神玉雪清。会得无生浑自足,还容款曲问长生。
寄观音能老 其一
踏水穿云入翠萝,情知不恋旧时窠。巉岩头角今须别,试比黄龙较几多。
和祖道渡江
归上慈亲酒一觞,吾荣不啻插麾幢。雨沾马辔行春野,风满舟樯泛晓航。
江路好山随步履,人家流水照轩窗。梅仙不怪多诗思,莺语纷纷燕子双。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子育见和前韵因寄君宜弟 其一
马粹老谒黄龙祖心云得趣向处除烦恼矣因以偈谒之
和提举送淮长老住延寿寺 其三
景繁见和再用前韵驰寄
次皇甫登兴化水亭韵
道中每至山寺辄迟留久之
雪夜饮分题得雪字
沙柳
大暑息林下
拟赏花钓鱼诗 其七
送鄱阳太守 其一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 其五
城上怀古
妇人面涂黄而吏告以为瘴疾问云谓佛妆也
与广汉舜山寺分题得申字
某在合肥尝梦同子直在横川旧游递中有诗往还子直见招因用前韵来寄
再和子育韵 其二
次正夫相寄佳句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 其一
呈运判学士 其二
次云居老诗韵 其三
次韵尧民同年
次去华学士韵
和瑛师 其三
寄叶法曹
寄佛印
临江道中人家多植竹
睦仲乞诗用其韵谢之
读张华传
桐柏道中见农人有戴其父谒庙者
送梁晦之
答相州司谏同年
和彦衡直讲 其四
与佛印夜坐
和提点少卿诗韵
望云岭饮酒
和颖叔游宗华并一绝奉呈
忆程公权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二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 其一
舟中偶言
江口
彦衡约饮湖亭行不及赴
薄荷
豫章彭真人观 其一
敏叔家会仙洞
答张天觉学士
和济叔城上数篇 芙蓉
病中寄妻兄宁文渊
送桂阳令臧祖道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八 思贤亭
衢州道中
送吴子正赴召
题外舅评事秀实堂
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 其二
送子开侍郎出守徐州
菊苗 其一
奉招正仲
再和子育
自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