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杖屦徜徉信所之,偶逢佳致即忘归。偶帷不系东西去,云似无心在处飞。
岁月漫能催我老,江山可复与人违。一廛未足南陔志,静笑浮生事事非。
大小沙陀 其二
大小沙陀深没膝,车不留踪马无迹。曲折多途胡亦惑,自上高冈认南北。
大风吹沙成瓦砾,头面疮痍手皴坼,下带长烟蔽深驿。
层冰峨峨霜雪白,狼顾鸟行愁覆溺。一日不能行一驿,吾闻治生莫如啬。
寄君时 其一
綵服当年尚黑头,鸣铙打鼓下扬州。老来却到经游处,一曲烟波一曲愁。
次佛印韵 其二
明明佛日在颠崖,何事山岚不肯开。诸处即无甜水草,莫牵牛下雪山来。
清明之游子先不与仲求有诗寄之使某次韵 其一
天上归鸿林外莺,去留各自有离声。须知野竹山花拙,不会迟留县尹行。
途中寄君时弟 其一
邮亭车马日纷纷,可遂尘埃老此身。燕子恰如曾宿客,雁奴犹是未归人。
晚云明灭初收雨,朝日阴晴拟放春。花木一时浑自好,寄声华发莫争新。
依韵和萧推官见贻推官
晚年相遇更堂堂,祇似当时鄱水阳。物论固非低阀阅,家声元自满湖湘。
风回獠俗归陶冶,囊括蛮州入井疆。使指质成非有用,赠言虚自辱圭璋。
雪夜饮分题得雪字
颠风夜号花木折,平明阶前三尺雪。谁家羌笛落早梅,中夜南楼对明月。
苦寒侵人毛发缩,厌厌夜饮肠内热。公才奔放欲万里,应恨低徊受羁绁。
一巢安稳身自在,生涯却羡鸤鸠拙。人生所值俱所乐,万事悠悠无可说。
偶有名酒须尽醉,醉辄题诗如靖节。君不见万卒征南凯未旋,戎衣虽厚冷如铁。
和国信子育元韵 其三
闻道朝正使入关,殷勤试托寄书还。逢人若问今何许,已过金钩第一山。
和刘舍人
剪綵微茫比丝发,雕金焜晃映蝉貂。鹓鸾破晓趋丹禁,雨露迎春下九霄。
花映上尊非索寞,雪侵馀鬓自萧条。读书终日不知味,恰似在齐闻舜韶。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一
今日日如昨日日,北方月似南方月。北地万物同一视,光明岂复华夷别。
更远小人褊心肝,心肝咫尺分胡越。
次张瑞甫贪
霜浓溪水缩,雨过竹风多。久病予无赖,微吟子为歌。
远心倾塞雁,穷绪委江波。贪饮祇如此,世人谁复过。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三
恨接清规晚,愁看去鹢东。别情万里远,离绪一尊中。
柳意藏春雪,梅香度晓风。馀寒须有作,无惜寄江鸿。
送元博县丞还浙忠甫沈翊还鄱阳
汴水昼夜落,客心朝夕飞。君舟虽独往,吾梦亦同归。
山色藏星渚,风清梦钓矶。乐游难并得,人事固多违。
送范侍郎归许昌一首
凤鸟跄跄,其羽仪仪。其集伊何,梧桐之枝。鸿飞冥冥,其翼差差。
其止伊何,清泠之池。朝廷于公,夫岂不知。国有大疑,爰度爰咨。
公虽家居,如在庙堂。国之大经,论讨靡忘。徐徐公车,在汴之郊。
薄言追之,以永今朝。汎汎公舟,在河之阴。薄言维之,以慰我心。
公赐我言,我斯藏之。何以报之,羔羊素丝,秉德不遗。
公饮我酒,我斯酬之。何以祝之,秀发庞眉,受福无期。
衢州道中
登山复降山,仆膝良已酸。出溪复入溪,仆衣未尝乾。
嗟余久羁旅,囊橐亦已殚。无食充尔饥,无衣覆尔寒。
买酒聊一醉,行行莫长叹。
和祖道国门外文渊子至东父饯席上赠别
行李随长道,飘蓬笑贱官。望云瞻白日,临水看惊澜。
鸟语如知节,花开尚怯寒。莫嫌春色浅,留到后园看。
次佛印韵 其一
咫尺书从江外来,红尘心与眼俱开。盐官扇子真无用,漫得犀牛入手来。
豫章彭真人观 其一
药炉几日就丹砂,流出仙源万里赊。及物从来多隐德,功成知不在吞霞。
寄子直友兄秘书
碧水青山一万寻,不量无力强登临。辛勤亦觊功名就,痛惜长为疾患侵。
憔悴已成今日态,英豪不复旧时心。归期未遂家千里,空对秋风泪满襟。
和范学士韵 其六
岂有微功答谬恩,尚思荣禄慰慈颜。心诚似水知宗海,事责如蚊欲负山。
资性仅同中以下,行能未及二之间。木桃每屈言为赠,祇恐琼瑶未足还。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次张德甫朔雪韵
粹老召饮滕王阁遂过徐亭泛舟戏呈粹老
寄春卿
送济叔兄
和范学士韵 其八
答张知常 其二
送子文赴阙
与程德林
仲至迁居同曹家西巷在蔡湖之北也 其三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一 谷隐寺
寄献教授友兄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二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七 观德亭
和范学士韵 其三
重至
送致政大夫伯常自洛抵襄归郢中旧居续赋诗拜送
中丞温伯杂端持正与其僚出祖正孺端伯于刘元忠宅某即席赋诗
是非寄君时
徐中
题本觉庵
忆程公权
马上据鞍熟睡
和提举送淮长老住延寿寺 其二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 其六
答赵正夫
读张华传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 其五
雨寄君时弟 其二
宴亭一首
皇甫乞诗为赠因次其韵
和莘老城东斋祠 其一
清明日仲永游荐福先秋亭晚过芝山他日有坐客献诗者仲永见率同和
欲雨马上寄兄长
尝约谊父同游龙泉奔走失期故作是诗奉和元韵
清世闻提举承议先行驰寄小诗
寄明甫约出饯城西既以病告遂已
王太博自浮梁移蒙州作送之
喜文渊登第因寄二篇 其二
沙柳
次正夫宿留侯庙韵
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一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 其二
读孟子 其二
途中和君时 其一
道傍松竹
城东行事去李简夫甚迩可以卜见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戏为歌驰寄
呈通判朝奉宋丈 其一
和李潜夫同年并简宁文渊时二君在鄱阳
寄提举朝议丈
叔子祠堂
诗寄兄长并示十二十四舍弟
敏叔家会仙洞
移舟泊通济亭
轻舟
过虎北口始闻鸡
记使人语呈子开侍郎深之学士二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