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自然

自然

宋代 彭汝砺

皇天典下民,实亦付自然。祸福与是非,日夜相推迁。

譬犹泥在钧,随分有丑妍。丑非其所恶,妍非其所怜。

彼怜吾不知,方知乐其天。

诗人彭汝砺的古诗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投老不堪行路难,衰迟久合老田间。雪霜一意催蓬鬓,尘

闻庭佐不安因驰归

宋代 彭汝砺

山居倾眷旧朋俦,日落原头望不收。日仆忽来传汝病,信音不寄使人愁。

羁怀缕缕无穷尽,归意飞飞可滞留。一舍道途千里远,那堪风雨重衣裘。

先赴东流因寄虞蒋诸君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我行已南北,君迹尚西东。车马到虽晚,道途终不同。

山川新霁雨,天地正秋风。有暇诗应作,无忘草野中。

再呈通判承议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南头如送北头迎,祇有溪山不世情。少日激昂投耒耜,老年辛苦畏簪缨。

长松根脚龙蛇蛰,老鹤精神玉雪清。会得无生浑自足,还容款曲问长生。

次周户曹见寄

宋代 彭汝砺

车马攲危冒险艰,烟尘衰飒病容颜。游心自惜相逢晚,归兴能忘一笑闲。

野色无涯秋苒苒,溪声不息夜潺潺。而今幕府文书少,须约诗筒重往还。

瑛首坐访及颁示四颂而有选佛选官俱第一之句既赓元韵因寄末章 其 ...

宋代 彭汝砺

如梦如泡如露身,簿书埋没老埃尘。上人因把诗装点,可学寒梅卖弄人。

送郭知章宰浮梁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仕宦悠悠今几年,初分一邑走江边。凤飞远水颠崖地,鹤唳清霜皓月天。

潇洒渊明多种秫,从容子贱数鸣弦。秋风坐看车辕速,一梦归争鸟翼先。

病居婺女

宋代 彭汝砺

荡漾扁舟冒晓征,此身何日得安停。此途敢恨身无托,多病惟思药有灵。

气谊腹心双古剑,江湖踪迹一浮萍。尘埃易使羁容黑,仁义难邀俗眼青。

乡思浪凭歌笑解,微辞不是楚骚经。

睦仲乞诗用其韵谢之

宋代 彭汝砺

郁郁胸怀百未伸,道途容易学参辰。道科今日须吾子,鼎食当时况所亲。

景物依依吟晓色,讴谣细细问途人。春风写寄南淮地,萧洒文章自细陈。

送张子固

宋代 彭汝砺

吾少饮酒不知数,有如长虹吞百川。老来畏酒饮辄醉,百事一无如少年。

瘦脚踉跄走病鹤,吟肠悲壮啼寒蝉。夫君尚勇不宜怯,急上青云须着鞭。

再和子育 其四

宋代 彭汝砺

手拈弓箭膝横刀,著尽君王赐战袍。语及灵州心欲碎,使轺今日敢言劳。

和提举送淮长老住延寿寺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非爱山林避市廛,一枝安隐寄残年。新泉遍作人天供,不用诸方五味禅。

北使还代书寄颖叔

宋代 彭汝砺

南行湖海北幽州,不见故人今几秋。万事尘沙浑是梦,百年露电只如流。

欲观王俭红莲幕,更上庾公明月楼。旧说楞严多少义,由来祇在一毫头。

寄佛印

宋代 彭汝砺

菩萨化成瑶象车,超腾倏忽到云居。提携满钵雕胡饭,供养一箪明月珠。

称我姓名日专甲,问师安否近何如。即今无病无言说,还有人能致问无。

送济叔兄

宋代 彭汝砺

风起青蘋去鹢催,江山无路笑言陪。泪生病眼朝千里,愁入枯肠夜九回。

秋水忍看鸿独宿,春风好与燕俱来。别期重有文章约,老稚应须眼为开。

寄宁和仲

宋代 彭汝砺

凤山之泉,孔洁且长。止而不流,是不如污潢。

凤山之木,可栋大厦。舍而残之,是将与荆棘而并化。

送鄱阳太守 其三

宋代 彭汝砺

天明下诏寂寥滨,师帅高才得献臣。事出中和民自怿,令捐苛细物长春。

红裙涕泣瞻征旆,白首驩呼滞去轮。簪绂相先问行色,几时携节渡江濒。

次正夫相寄佳句

宋代 彭汝砺

朱橘大可围,白鱼阔盈尺。掀林撷甘芳,舣岸披的皪。

我酒清且旨,于焉饯佳客。鸿飞不知远,日暮寒云碧。

回澜祇如昨,不见舟行迹。寄诗何遒丽,若见好颜色。

遥想翰墨挥,波涛泻胸臆。维纚远林外,坐看晨风翼。

万物归一致,知公无不适。人之与天地,同是为形役。

寄润之弟兼附呈伯兄 其三

宋代 彭汝砺

风规落落已非俗,气宇堂堂知有才。安得骅骝归道路,不甘楩梓滞蒿莱。

青阳路径新萌柳,白雪林亭欲放梅。愿逐羽翰归故国,相从歌酒趁春来。

法轮院

宋代 彭汝砺

尘尘法法总无穷,宛转回环路路通。亿万恒河沙世界,会知都在一轮中。

彭汝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 5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