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儿女莫啼翁莫愁,十分栽插十分收。酒篘白蚁须盈面,花插黄金听满头。
和颖叔寄佛印 其一
有客寄诗南雍州,清新全占岘山秋。官名便据非常宠,文学元居第一流。
云近蛟龙朝丈室,夜寒星月宿重楼。知公有勇断鳌足,到彼不须骑虎头。
千乘先生有草堂之吟而人或讥之因次其韵
世俗无轻好遁讥,先生岂是爱山扉。圣人固重潜龙诫,君子安为即鹿非。
白水会来朝草径,红尘不敢傍麻衣。金舆应有商岩梦,即听东南一诏飞。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 其五
艺祖不嫌宫室卑,神孙今不剪茅茨。太平风俗终还厚,长似唐虞夏禹时。
徐亭泛舟 其一
万叶烟云上,千花锦绣中。停舟不忍发,为恐破圆红。
役兵初自邓来戍邵因问法曹弟动静戏成小诗
戍卒初来自邓州,问言曾见法曹否。祇云白发青衫者,黑瘦三分似状头。
次来韵
山川不见石泉城,风日摇摇想旆旌。鸑鷟老寻丹穴宿,骅骝饥上赤霄行。
隆冬霜雪伤萍泛,末路埃尘忆盖倾。父老祇知荣衣绣,乡人未会贵登瀛。
拙句送通判学士正夫
山谷冥冥多雪霜,人情随处不悲凉。綵衣公独有老母,乔木我今思故乡。
行酒赋诗不忍别,登高临远便相望。故乡虽好莫留滞,日月其除行路长。
承示及寄提举大丞相高韵大丞有三点明星半轮月之句因次元韵
三星半月露孤圆,天地秋深夜气闲。光遍三千大千界,即非内外及中间。
答蜀公奉酬 其三
丛条润泽无瞋胆,芳杜将迎失厚颜。芳令葛巾曾漉酒,谢公蜡屐惯寻山。
观鱼恰似濠梁上,结宇浑如冈曲间。楚醴满觞知意惬,胡香细炷觉神还。
偶与诚之小饮翌日以诗谢之
相对春风共酒樽,盘蔬取次得清欢。风吹一鹤归天上,雪压孤松见岁寒。
论极不知空肺腑,交成应许缀金兰。明时更听王阳仕,洗手思弹贡禹冠。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一
今日日如昨日日,北方月似南方月。北地万物同一视,光明岂复华夷别。
更远小人褊心肝,心肝咫尺分胡越。
和子仲都官徐孺亭
已矣斯人不可从,风流今见一亭中。风藏洲渚秋长碧,日在波澜晚更红。
旱岁会为岩际雨,贪夫亦畏海濒风。于今未见如公比,叹息陈蕃榻亦空。
和晦之所感
万物初还白帝秋,新寒苒苒上衣裘。红泥烂醉须千日,皓发悲吟漫四愁。
气挹风云诗易取,分投胶漆意难酬。簿书久废游从乐,最负江山翠满楼。
和晚北园
天气非相逼,东风已自归。乐游终少及,世事故多违。
桃杏春如在,溪山暑尚微。早期荃楫泛,频纵角觞飞。
望云岭饮酒
班荆解马面遥岑,北劝南酬喜倍寻。北色与人相似好,人情似酒一般深。
豚鱼尚可及人信,胡越何难推以心。立望尧云搔短发,不堪霜雪苦相侵。
拟田园乐 其二
春酒家家初熟,春花处处光辉。看花更携酒去,酒醉却插花归。
和正仲提举 其一
兀坐形忘入眇微,泊然无事亦无思。个中若得真消息,先报维摩长者知。
途中久雨
我征徂西今复东,分明身世如飘蓬。岁华便是百年半,日气恰当三伏中。
山谷无情频送雨,园林何事急招风。浮生所遇皆知分,未用纷纷论色空。
和文渊游馀干山寺
爱山终日在山巅,山径迟留几屐穿。涧水曲流随步屧,炉香深处作云烟。
峨峨健马横岩石,漠漠苍龙宿旧渊。为语琵琶洲上路,几时容我系归船。
和瑛师 其一
山花时复对行舟,想笑行人易白头。流水尽窥春燕舞,近山晴见暮云收。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和祖道国门外文渊子至东父饯席上赠别
路人有弃其子者因作是诗予时奉使湖外
和文渊同字韵
寄君时学正弟
蒋颖叔以广陵诗见赠次其韵
忆北堂小梅
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二
小舟过陂口
送君宜之临城簿二首 其一
得老儿到叶县书寄君时
次正夫宿留侯庙韵
和侯利建运使朝请
寄和仲
答云居佛印禅师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四
昨日饯赵教授行会饮秀楚堂晚徙樱桃花下夜月上正夫设烛于花上光明 ...
离赣上
别子容
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 其二
寄景繁学士
舟过当涂
送程给事并次中丞杂端韵
重至
伯兄归自桐江未至因有作示诸弟
大小沙陀 其二
治平谅闇元夕 其一
中丞温伯杂端持正与其僚出祖正孺端伯于刘元忠宅某即席赋诗
去桐庐学
口占和君时
月夜示子文
和君时
瓦鼓
奉别张伯逢先生
次韵履中学士宴集英殿
和致远
西口值风
夜坐家人乞诗
琴渚
仲至迁居同曹家西巷在蔡湖之北也 其三
得庭佐岩夫二弟二书
和彦衡直讲 其四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 其一
再和子育 其五
君时与董君佐以乡荐相次登甲科有诗送之邀予同赋
丰湖 其一
大笑
和莘老城东斋祠 其一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 其五
浮沤
次张瑞甫贪
拟赏花钓鱼诗 其九
次韵尧民同年
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一
和国信子育元韵 其三
闻庭佐不安因驰归
喜文渊登第因寄二篇 其二
又书怀
内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