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烦君仔细数江峦,风物如今总几般。永夜水声应自得,新秋月色好谁看。
沙禽静敛双飞翼,鱼艇空馀一钓竿。诗力有穷情不尽,更凭收拾向毫端。
城东谢氏园亭即席上冲元
小小林亭花竹幽,低徊似拟慰公愁。相看剧饮终无绪,坐叹风光信水流。
适婺
浮俗区区走利名,吾儒何事亦劳生。昔骑马作衢江计,今买舟为婺女行。
南北东西无定日,艰难险阻亦常情。日多好景谁同咏,樽有清醪且自倾。
舟中载芍药数本 其二
御衣黄淡名先贵,襭子红多格已尘。归去欲为图画看,却嗟无似赵昌人。
送虞资道赴阙
睿诏搜遗逸,群英耻屈蟠。荆邦收齿耻,雍土贡琅玕。
竞掷莘耕耒,俱投渭钓竿。茅虽征以汇,鸿独渐于磐。
直气凌雕鹗,芳名掩蕙兰。处囊锥颖脱,辞狱剑锋寒。
子去歌鱼藻,予归咏考槃。别离一慷慨,涕泗两汍澜。
第喜青云近,无伤去路难。
过右北平
太平天子不言兵,拥节来经右北平。论将无人思李广,笑谈樽俎倚儒生。
和君时弟芝山避暑
避热犹如避火攻,尽将身世隐壶中。微云急送鹿头雨,远水故吹牛首风。
子育见和前韵因寄君宜弟 其二
东风吹雪满千山,便似江南料峭寒。天意人情终是别,渐知风日近长安。
皇甫乞诗为赠因次其韵
忆昔丹书下粉闱,诸公接武上瑶池。势淩雕鹗双鸿翼,香满蟾蜍一桂枝。
议论所存无赘学,声华此去有真知。风松无限溪山乐,时倩秋风寄数诗。
答周考功惠黄丝棕心席玉面界方
老年离别欲心折,不似旧时年少时。人世匆忙疑是梦,鬓毛感慨欲成丝。
刚严碧玉方无玷,润泽黄丝席有仪。观物似公长在眼,祝公千岁比灵龟。
谷城溪亭
谷国有亭溪水边,税车安寝不无缘。芰荷苒苒双飞鸟,芦苇深深一钓船。
故国寄声无去雁,他乡催泪有啼蝉。江山亦为行人动,六月寒风正凛然。
中丞温伯杂端持正约同饯夷仲不克某独出城重阳后一日
宛转平林十里开,天晴更喜少风埃。桃花笑摘篱边菊,竹叶惭无马上杯。
更欲看君横奋迅,不应如我久低徊。闾阎蛰蛰忧昏垫,侧耳乘骢御史来。
和汉广
秀色霜滋重,馀香露洽鲜。鹄巢灵壳媚,海窟夜珠圆。
丹橘非优贡,蟠桃亦浪仙。无嗟后林质,未至太清天。
去桐庐学
中庸方自乐,外虑巧相侵。兴废尽天意,行藏非我心。
泪因莺谷乱,愁为鹡原深。日暮途方远,谁赓马上吟。
和晚北园
天气非相逼,东风已自归。乐游终少及,世事故多违。
桃杏春如在,溪山暑尚微。早期荃楫泛,频纵角觞飞。
送元博县丞还浙忠甫沈翊还鄱阳
汴水昼夜落,客心朝夕飞。君舟虽独往,吾梦亦同归。
山色藏星渚,风清梦钓矶。乐游难并得,人事固多违。
雨寄君时弟 其二
灯前微雨惜黄昏,想费慈闱夜倚门。知汝悦亲能有道,不应惟种北堂萱。
马上见蜀山
明日催今日,长亭间短亭。久流淮水远,喜见蜀山青。
天地飞飞雁,江湖泛泛萍。欲知后夜乐,樽酒上亲庭。
在合肥幕中有作
幕府开雄盛,朋游望俊髦。双松斗冰雪,一鹗出蓬蒿。
春雨吟花蒂,秋霜擘蟹螯。山川留翰墨,天地入风骚。
感慨惊多变,微生病一号。酒卮馀寂淡,诗笔惠英豪。
忧思生心腑,尘埃上鬓毛。簿书今日困,道路此身劳。
小雨开濡滞,清飙散郁陶。小亭山可见,由此欲登高。
次致政张大夫韵二首 其一
石城山水有清音,贾堑烟萝路更深。松竹门阑初作径,蒲荷池沼旧成林。
騑騑出适穷周道,汩汩归休傍汉阴。莫诧大夫能作赋,但逢故老数挥金。
和君时语农者 其一
儿女莫啼翁莫愁,十分栽插十分收。酒篘白蚁须盈面,花插黄金听满头。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是非寄君时
自吉泛舟入赣
浮沤
次张德甫朔雪韵
送桂阳令臧祖道
二月己亥晓出城 其二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 其二
呈运判学士 其二
和正仲提举 其二
送祖道朝奉
离赣上
送子文赴阙
又书怀
次来韵
马上据鞍熟睡
路人有弃其子者因作是诗予时奉使湖外
万安道中
送程给事并次中丞杂端韵
江花四首 其二
送叔宜
和瑛师
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 其四
和正仲提举 其四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 其一
寄君时
日影
武冈驿
和范学士韵 其六
和马太守五首 其五 澄心亭
次周户曹见寄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四
七门堰
再和子育韵 其四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一
寄君时弟
同游独山 其三
楚野
龙泉
送观音能师去黄龙
答张知常 其二
寄景繁学士
送颖叔帅临洮
千乘先生有草堂之吟而人或讥之因次其韵
寄桐庐诸友
元祐元年十二月庚子雪夏首莼湖结冰鹡鸰群集于上者至不可数感而作 ...
和祖道见致政王中允题壁
和范学士韵 其八
次正夫宿留侯庙韵
再和景繁韵驰寄
老母德安县君生辰颂时湖南奉使途中作
宿圆通寄佛印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一
寄佛印
次韵尧民同年
舟中载芍药数本 其一
次去华学士韵
大小沙陀 其二
到醒心亭
和提举送淮长老住延寿寺 其二
病居寄程德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