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汴上呈祖道 其二

汴上呈祖道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扁舟暮宿水声中,梦入沧浪狎钓翁。柳叶系船留夜月,芦花吹笛倚秋风。

诗人彭汝砺的古诗

途中和君时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相望不相见,一步一回头。况汝将有适,前路正悠悠。

土壤去宛叶,星躔近斗牛。不知明之日,何以解吾忧。

和庭佐韵

宋代 彭汝砺

议论优优喜自得,簿书故故来相关。夜深归梦无羁束,绕尽南轩一席间。

送虞资道赴阙

宋代 彭汝砺

睿诏搜遗逸,群英耻屈蟠。荆邦收齿耻,雍土贡琅玕。

竞掷莘耕耒,俱投渭钓竿。茅虽征以汇,鸿独渐于磐。

直气凌雕鹗,芳名掩蕙兰。处囊锥颖脱,辞狱剑锋寒。

子去歌鱼藻,予归咏考槃。别离一慷慨,涕泗两汍澜。

第喜青云近,无伤去路难。

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 其六

宋代 彭汝砺

佛印电目海潮音,貌古瘦瘁如孤松。貌已了达诸佛相,酬酢纵横无滞碍。

以大慈悲为演说,登阐沈幽度众生。至第一义而不传,而无一义不传者。

我今焚香赞叹礼,十方国土即闻知。愿师与我及众生,一切长在真实地。

偶与诚之小饮翌日以诗谢之

宋代 彭汝砺

相对春风共酒樽,盘蔬取次得清欢。风吹一鹤归天上,雪压孤松见岁寒。

论极不知空肺腑,交成应许缀金兰。明时更听王阳仕,洗手思弹贡禹冠。

琴渚

宋代 彭汝砺

自有澄波照眼明,偶题琴渚亦强名。今君应得弦歌趣,愿听渔樵一曲成。

马粹老谒黄龙祖心云得趣向处除烦恼矣因以偈谒之

宋代 彭汝砺

门门赵州门,路路曹溪路。此间无向背,云何说向趣。

佛游五浊世,不说无烦恼。此心即是佛,云何说除埽。

高议

宋代 彭汝砺

高议轩昂破丽淫,清风遗散落尘襟。清山渐识浮云意,临水方思太古音。

无状欲随仁义老,未完犹怯是非侵。西归须念津涂惑,愿丐中庸镂腹心。

在合肥幕中有作

宋代 彭汝砺

幕府开雄盛,朋游望俊髦。双松斗冰雪,一鹗出蓬蒿。

春雨吟花蒂,秋霜擘蟹螯。山川留翰墨,天地入风骚。

感慨惊多变,微生病一号。酒卮馀寂淡,诗笔惠英豪。

忧思生心腑,尘埃上鬓毛。簿书今日困,道路此身劳。

小雨开濡滞,清飙散郁陶。小亭山可见,由此欲登高。

道中每至山寺辄迟留久之

宋代 彭汝砺

杖屦徜徉信所之,偶逢佳致即忘归。偶帷不系东西去,云似无心在处飞。

岁月漫能催我老,江山可复与人违。一廛未足南陔志,静笑浮生事事非。

千乘先生有草堂之吟而人或讥之因次其韵

宋代 彭汝砺

世俗无轻好遁讥,先生岂是爱山扉。圣人固重潜龙诫,君子安为即鹿非。

白水会来朝草径,红尘不敢傍麻衣。金舆应有商岩梦,即听东南一诏飞。

与广汉舜山寺分题得申字

宋代 彭汝砺

溪山幽隐一闲身,憔悴今随逆旅尘。南国浸辽愁似织,北音不至别如新。

子直见和前韵因复之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淹延未得共山居,愁积胸肠万斛馀。致远自伤无巨翮,临危谁肯借安车。

油幢金印男儿事,碧水青山隐者庐。穷达计谋今已决,故人天际亦思予。

皇帝郊祀礼毕诣景灵恭谢次履中学士韵

宋代 彭汝砺

黎明驾出告熙成,朝野人呼万岁声。日上天门春意近,雪残宫瓦晓寒生。

六龙宠护随天仗,三爵恩容醉御觥。德似丘山纤未报,白头知愧不知荣。

桐柏道中见农人有戴其父谒庙者

宋代 彭汝砺

戴天虽重莫辞勤,力尽何能报一分。我有此诚嗟不待,自怜终世不如君。

王太博自浮梁移蒙州作送之

宋代 彭汝砺

平时沉伏草莱间,见说昌江治政贤。见浃羽毛人自畏,诗成金玉俗争传。

一麾出守今行矣,万室倾思正惨然。祇恐又膺明诏去,蒙山无计重留连。

过右北平

宋代 彭汝砺

太平天子不言兵,拥节来经右北平。论将无人思李广,笑谈樽俎倚儒生。

自然

宋代 彭汝砺

皇天典下民,实亦付自然。祸福与是非,日夜相推迁。

譬犹泥在钧,随分有丑妍。丑非其所恶,妍非其所怜。

彼怜吾不知,方知乐其天。

送观音能师去黄龙

宋代 彭汝砺

天地悠悠共故乡,鬓毛苒苒几星霜。的然积翠家风好,行矣黄龙山路长。

汴上呈祖道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扁舟暮宿水声中,梦入沧浪狎钓翁。柳叶系船留夜月,芦花吹笛倚秋风。

彭汝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 5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