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祁顺
霜风催急箧无衣,恋阙频瞻日月辉。同是别离君更切,登山临水送将归。
尉迟将军墓
寂寂青山对古茔,乡人知姓不知名。道傍种得垂杨树,犹似周君细柳营。
和陈粹之宪副见寄 其一
百年身事一扁舟,风便须行止即休。自许壮怀包宇内,不教愁态上眉头。
圣涯万顷优游泳,艺苑群芳积渐收。后世子云应有合,夜光宁肯暗中投。
答吴献臣大尹 其二
学与孔颜为后进,官疑卓鲁是前身。共知今日循良宰,定作他年社稷臣。
扇面梅花二首 其二
细剪银河水,并刀不露痕。南枝春意早,别是一乾坤。
次粹之见寄韵 其一
耕读生涯有旧丘,可能憔悴滞荒州。常怀元亮篱边菊,不羡王戎手上筹。
青鬓忽随蓬梗老,朱门争似草亭幽。裁书便约渔樵侣,岁晚相寻夙愿酬。
石阡春望有怀
春遍穷荒万物荣,临高一望眼双明。新阳散尽浮云色,幽涧频添过雨声。
花鸟不殊华夏景,江山犹是异乡情。美人别久牵惆怅,尊酒何时许合并。
舟次高邮因记林亨大内翰赠别诗有后夜神珠光动之句用和一章
盂城舟楫暂停留,湖上明珠不暗投。湖里有怀难命驾,一樽无伴懒登楼。
沧波浩荡鸥盟冷,黄菊阑珊蝶梦愁。满眼诗情吟未遍,短章聊付致书邮。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八 赈恤孤老
成汤惠困穷,厥命民所服。文王急施仁,鳏寡与孤独。
我公恤穷民,衣食无不足。奉扬天子意,大布生灵福。
光明照一方,岂但逃亡屋。
奉使山海
勤劳王事愧称贤,持节东来路半千。持俗不劳司马檄,赠行惟有绕朝鞭。
断桥流水村边驿,疏木平原郭外天。翘首关城知不远,海云山色总清妍。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三
谒陵盛典重明时,将事贤王肃礼仪。悬想九重当此日,松楸雨露不胜思。
次高克明韵 其一
郡城潇洒近岩扃,乐对琴书适性灵。原宪贫身非谓病,次公狂态本来醒。
朝山拄笏千层碧,夜阁然藜一点青。疏钝无能裨治理,发硎新刃愧庖丁。
晋府世殿下宝贤堂
华堂奕奕壮宗藩,义路仁居礼是门。珍席独知儒可贵,长民偏爱德为尊。
英雄俊杰真奇遇,金玉珠犀不足论。乐道贤王忘势分,一生清誉满乾坤。
出汾州望介休
介休何处是,南望意迟迟。咫尺未能到,平生不尽思。
风流郭有道,高特介之推。祠墓千年在,凭谁酹一卮。
湘口
湘口逢重五,凄然吊汨罗。忠魂无处问,风雨撼江波。
寄题箕子墓四首 其四
东藩制度旧封君,千载遗风尚礼文。欲吊英灵何处是,夕阳荒草锁孤坟。
山行怀周翠渠
绿暗红稀风雨寒,间关啼鸟怨春残。西南山色多相类,只欠周郎并辔看。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二
南国佳人夜捣衣,残砧声里减容辉。客怀听此堪惆怅,家在都城频梦归。
蓟城东石桥
白鹤归华表,苍苔没古碑。桥前呜咽水,犹恨禄山儿。
寄刘孔廉
青琐才名早见知,忧民衰鬓易成丝。阡南昔日同沦落,冀北今朝感别离。
鸡黍不忘元伯信,鲈莼先动季鹰思。瑶琴三弄亲曾听,流水高山似旧时。
天津拱北楼次韵
经营王事不宁居,拱北楼成景有馀。城外舟车饶贡赋,海滨黎庶乐耕渔。
帘栊得月秋偏胜,窗户封云昼未除。公暇登临频望阙,蓟门烟树正扶疏。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自倡
世殿下设宴相待作绝句一章敬和
赐闲为韩方伯大经乃尊题
壬子仲冬上京族中弟侄送过石门而别 其二
红梅为钟大参题
夜酌吴裀宅同陈琴窗对梅花有作
送陈佥宪梦祥考绩还江西绝句二首 其二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三
忆闽省
题董少参砥柱图
甲申中秋与萧文明登东楼待月和东坡江月诗五章 其三
凤庄八咏 其六 水亭凉处
癸丑除夕次敖静之韵
东岩四咏同次前中书丁玉夫韵 其四 北潭钓雪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一
二月十九日请张学士苏提学洪方伯同饮席中联句送谢长史
次萧文明见寄韵 其二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二 给榜革弊
大行皇帝挽词用周宪佥韵 其二
从弟重器诗来索纸走笔次韵以纸二十幅与之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二十三 平越伸冤
偏桥夜雨
南关驿古松八九株可爱
竹枝啼鸟
宿新添卫
示政敕二子
次吴大参时中韵
大行皇帝挽词用周宪佥韵 其一
侍御出巡
梅花阁
腊月二十六日镇远府送春花土牛作诗以谢 其二
学宫栽柏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二
苗民公馆和壁间韵
寄题箕子墓四首 其一
答粹之清平献捷
沔河
次陈公甫先生见寄韵二首 其一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五 减省卫从
清源县分司后庭双柏
哭弟颐 其五
送举人何净南还 其二
过长沙怀贾傅 其一
周冬官子建如京师至山海值雨同咏
陈粹之将至先寄二绝 其一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二
镇远教场和周翠渠韵
谒告将归适奉使香河未果
交城分司与孙廷用酌别口号
南关五十里至权店
自述用萧文明韵
夜酌同周佥宪联句
正月十三日自清平至杨老堡午酌观音堂东翠渠
答吴献臣大尹 其三
喜熊宪长升都宪和韵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