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晋府世殿下宝贤堂

晋府世殿下宝贤堂

明代 祁顺

华堂奕奕壮宗藩,义路仁居礼是门。珍席独知儒可贵,长民偏爱德为尊。

英雄俊杰真奇遇,金玉珠犀不足论。乐道贤王忘势分,一生清誉满乾坤。

诗人祁顺的古诗

苗民道中

明代 祁顺

半束琴书一布袍,穿岚度箐不知劳。穿儿错讶并州郭,大姓全非涿郡高。

林木蔽空云拥盖,边山极望海翻涛。豗隤五马成何用,岁月虚驰禄谩叨。

将游汉江风雨未止

明代 祁顺

海国东来感异乡,醉中怀抱为诗狂。烟花转觉清明近,风雨都随寒食忙。

惯事谩誇王介甫,出游谁似段文昌。汉江佳致传闻久,愿借春晴泛画航。

将至洪都寄同寅洪方伯洪大参兼柬潘少参

明代 祁顺

一别江藩十五年,重来双鬓已皤然。清风明月滕王阁,还与湖山话旧缘。

次吴大参时中韵

明代 祁顺

细听徵音耳欲倾,诗来先慰别离情。诗知郢下难为和,却愧邯郸强学行。

问俗几番劳驻节,看山何处不题名。笑谈未许重亲炙,茅塞春蹊剪又生。

清源县分司后庭双柏

明代 祁顺

亭亭两柏省堂西,乌鸟来啼凤鸟栖。愿借化工培养力,百年高节与云齐。

赠金相士 其二

明代 祁顺

身外荣枯尽是虚,懒将前定问何如。假饶卿相生来贵,未信初年不读书。

哭弟颐 其一

明代 祁顺

风雨隔羊城,无由更合并。百年兄弟谊,两地死生情。

夜梦迷春草,秋霜悴紫荆。私恩惭莫报,空有泪纵横。

黄州道中小酌

明代 祁顺

溪含云影树含烟,海绕青山路绕田。潇洒草亭闲坐久,不知红日已中天。

尚书胡公哀挽

明代 祁顺

造化钟英秀,邦家得俊良。才猷超贾董,治具际虞唐。

驰骛诗书府,嬉游翰墨场。策名留雁塔,通籍列鹓行。

献纳禆时政,褒迁沐宠光。贰卿推陆佃,考士仰欧阳。

位与名俱进,身由道益彰。襟怀春可挹,器度海难量。

拜命持双节,巡行遍四方。民风归采察,山水任徜徉。

足迹几千里,年华十七霜。归朝承眷顾,拾级上岩廊。

调护亲储副,师资重国庠。秩宗兼版使,霄汉应文昌。

政务劳参订,谋谟赖赞襄。星辰随步履,雨露散天香。

锦诰荣三代,奎星聚一堂。麟袍纡玉带,鸟篆刻银章。

特进三孤秩,还持八座囊。九重偏倚注,七纪尚康强。

任重商伊尹,知休汉子房。优容谁得似,锡赉更非常。

泉石双吟屐,烟波一画航。耄年黄发老,仙梦白云乡。

天上骑箕尾,人间失栋梁。哀荣昭异数,恩泽及诸郎。

生死应无憾,勋名总不忘。碑文新最迹,竹帛永流芳。

愿识嗟何及,追思倍衋伤。毗陵江上路,云水共苍茫。

次陈琴窗见寄三首 其一

明代 祁顺

鸭江持节踏春冰,千里驱驰两鬓星。留得一时清白操,颇胜陶谷唱邮亭。

东岩四咏同次前中书丁玉夫韵 其三 古石堆云

明代 祁顺

浮云本无根,触石成遛逗。题诗扫石镌,无用拂红袖。

柬杨都阃

明代 祁顺

长才生与圣明遭,新陟崇阶荷宠褒。阃外山河归节制,胸中兵甲识英豪。

边城有备知无患,王事推贤信独劳。愿竭忠诚建勋业,羽毛当见拂云高。

萧尚书哀挽

明代 祁顺

郎司棘寺久驰声,又总台纲进列卿。又国几年分重寄,西江千里动归情。

长才未究生前用,恤典空沾殁后荣。惆怅九原今不作,高风何处觅耆英。

坐中获睹诸生所作文赋因赠以诗

明代 祁顺

青袍济济列生徒,千里骅骝汗血驹。论秀远规周俊士,慕华同事鲁真儒。

功名自古非难事,道德由来是坦途。莫学隋唐昧根本,只将词赋费工夫。

送陈佥宪梦祥考绩还江西绝句二首 其一

明代 祁顺

两袖炉烟出禁庭,半囊行李耀青萍。西江民物知何限,引领京华望福星。

湘口

明代 祁顺

湘口逢重五,凄然吊汨罗。忠魂无处问,风雨撼江波。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三

明代 祁顺

霜风催急箧无衣,恋阙频瞻日月辉。同是别离君更切,登山临水送将归。

和陈粹之宪副见寄 其二

明代 祁顺

别来惆怅欲沾衣,望入遥天碧四垂。醉梦支离莺唤后,远书珍重雁回时。

耽吟杜老真成癖,断饮吴公未是痴。想到浙西寻旧隐,湖山无处不清奇。

夗湖借居次陈粹之韵

明代 祁顺

夗湖山水称侨居,山可登临水可渔。故旧追随频有梦,相门干谒独无书。

买花钱费三春后,刻烛诗成四韵馀。身世澹然随所乐,直将方寸比堪舆。

和毛教授破屋之作

明代 祁顺

同寓边城景若何,人烟萧索草茅多。却惭太守才无补,不使先生居有那。

愿写德馨铭陋室,还将道义障颓波。万间广庇何由得,怀古伤今涕欲沱。

祁顺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