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祁顺
行经百里不知劳,诗兴逢秋转觉豪。好友难逢空对酒,重阳虽过尚题糕。
孤城道路通京国,宾馆霜风透布袍。二十四年重过此,君谟安得不刁骚。
题抚孤松而盘桓送人致仕
亭亭山中松,昔日手自栽。主人别云久,拂袖归去来。
归来独爱山中好,三径荒芜今始扫。手抚孤松话旧盟,松尚青青人未老。
翠云深处日徜徉,荣辱浮沉总两忘。吟哦不慕崔斯立,休晦正如张子房。
盘桓无限闲中趣,晚节贞心重相许。古来此乐君独知,为君更赋归来辞。
凤庄八咏 其六 水亭凉处
潋滟方池着小亭,亭中风致十分清。亭连树色高低合,天映波光上下明。
当暑不知红日炽,投闲惟与白鸥盟。素翁此处真堪乐,坦腹长吟老一生。
过长沙怀贾傅 其二
贤才遭废斥,天意竟如何。万里长沙外,迩来人更多。
过天津怀刘世美旧同寅二首 其一
天津才子美风仪,山郡漂零老一麾。却忆东曹同事后,半生无复共襟期。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四
忧国忘家一片心,使星何事遽销沉。遗诗子姓传清白,不羡囊中陆贾金。
尉迟将军墓
寂寂青山对古茔,乡人知姓不知名。道傍种得垂杨树,犹似周君细柳营。
山行写怀
路上崚嶒半是云,断崖荒涧总愁人。勤劳本为公家事,非是王尊不爱身。
丙辰三月升江西左布政使
春风恩命出金銮,忝拜薇垣第一官。忝阁衣冠登览旧,闽邦黎庶别离难。
千滩雪浪随舟远,一路云山当画看。愿效忠勤报明主,鬓毛虽白寸心丹。
翠渠和余捕鱼之作重有所警盖君子乐善忘己之心也顺思心前言之惷而 ...
惷言鱼味愧芳鲜,好善真成海纳川。颜色訑訑今不少,比君奚啻隔天渊。
自宝庆之沅州
邵阳西与桂阳通,踏破烟霞几万重。石路湿如泥路滑,远山青比近山浓。
浮云出洞奔苍狗,枯树横溪卧老龙。风雨经旬春未暖,弊貂羸马笑龙钟。
学宫栽柏
庭东老柏拂云孤,庭右初栽第二株。学校人材新气运,庙堂梁栋大规模。
岁寒贞操冰霜共,天上殊恩雨露俱。欲赋角弓知不忘,殷勤封植在师儒。
夜酌同周佥宪联句
酒兴无穷量有限,更筹虽短意何长。笔端未尽敲推势,灯下时闻笑语香。
明日山川怜判袂,今宵风雨欲连床。登高转觉重阳近,更把黄花共一觞。
寄何大参
流落他乡少故人,粤台名宦独逢君。忘年契谊由来重,当面音书不厌勤。
深夜有怀时见月,荒山无伴只怡云。西风吹送朝天旆,南北迢遥惜袂分。
十一月进历王府与世殿下联句 其二
佳气氤氲拥禁闱,扶桑日色晓熹微。春随白雪来诗笔,喜逐红云上衮衣。
蔼蔼漏声催晓箭,重重恩宠出天扉。藩臣有幸承恩遇,玳瑁筵前尽醉归。
螺山寺
古寺螺山上,登临恨未能。临风闲驻马,看破白云层。
粹之山行和宋人刘改之韵言备尝辛苦而羡二疏勇退因借韵慰之吾非薄 ...
使君卓特人中骥,步上云霄未计程。步步襟怀孤月皎,纷纷势利一尘轻。
苏公敬狱堪垂法,杜老忧时欲洗兵。莫为勤劳思勇退,清时谁不事功名。
湘口
湘口逢重五,凄然吊汨罗。忠魂无处问,风雨撼江波。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五 减省卫从
都台深且严,卫从有恒职。减裁自今有,惟以节财力。
源洁流必清,表正影斯直。百僚自师师,不动声与色。
虽云事一端,亦足观盛德。
忆闽省
危楼千仞逼苍穹,瓯粤乾坤眼界中。胜览未穷人易别,一尊还许几时同。
山梅
榛莽丛中一树春,玉容娇媚不生尘。山深地僻凭谁管,自有东风作主人。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柬杨都阃
连山关
湖中即景二首 其一
忆亡弟宏
送马秋官调庐州府判
熙庵为张汝用作
朝鲜途中寄国王十律今录二律 其一
陈粹之将至先寄二绝 其一
寄江藩旧僚友
侍御出巡
别琴窗
晋府世殿下请宴和诗二绝 其二
石阡小咏二首 其二
自隆平至柏乡怀钟文毓通府在真定
过钱塘
答方彦卿 其二
世殿下饯行作诗一绝因和之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八 赈恤孤老
寄题箕子墓四首 其一
和陈粹之宪副见寄 其二
答吴献臣大尹 其三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 其二
和蔡太守见寄
端午后一日
蓟城东石桥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 禁约贪墨
凤庄八咏 其二 舞雩风处
双义吟挽陈司训父母
苗民公馆和壁间韵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二
过溪翠渠陆行余上舟即景而作
至镇远
沔河
谢江西旧同寅寄书
望香炉山
渔家竹里半开门
夜泊济宁
游黄凯翠渠循溪行余历郊村即景因次其韵
大行皇帝挽词用周宪佥韵 其一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三
次林大用见寄韵同翠渠作
一日复一日效韩吏部
月梅为石滩陈志子铭题二首
次周畏斋韵赠敖气完贰尹 其二
南关五十里至权店
甲申中秋与萧文明登东楼待月和东坡江月诗五章 其四
送李佥宪之京次原寄石阡得士韵
晋府世殿下请宴和诗二绝
次韵送萧文明
浈阳道中遇雨
答方彦卿 其一
送举人何净南还 其一
世殿下设宴相待作绝句一章敬和
登百祥楼
香河舟中
次韵寄方彦卿
鸭江之西二里许有九城基趾相近相传曰九连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