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祁顺
黄槐催动马蹄忙,千百人中选俊良。文采旧曾评月旦,科名新喜破天荒。
寒窗灯火真无负,僻郡山川倍有光。从此诸生知奋励,白袍争作绿衣郎。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三
故人一别类参商,气序推迁暑又凉。庭院雨馀梧减翠,园林霜后橘生香。
悲秋杜老空怀古,乞巧宗元欲凿方。昨夜乡关频入梦,白云东望海天长。
送举人何净南还 其二
白云飞度太行山,游子思亲万里还。到手功名谁不羡,绿袍争似彩衣斑。
丙辰三月升江西左布政使
春风恩命出金銮,忝拜薇垣第一官。忝阁衣冠登览旧,闽邦黎庶别离难。
千滩雪浪随舟远,一路云山当画看。愿效忠勤报明主,鬓毛虽白寸心丹。
山行写怀
路上崚嶒半是云,断崖荒涧总愁人。勤劳本为公家事,非是王尊不爱身。
渔家竹里半开门
一簇人烟水竹隈,黄昏沽酒得鱼回。柴门欲闭还留却,少待清风明月来。
梅花阁
阁因梅僻静,梅为阁精神。影落罗浮月,香分庾岭春。
贺彭方伯升都宪
四灵克牣未为祥,共喜真才入庙堂。盛代明良忻有遇,全闽山水倍增光。
云霓不负苍生望,汗简当流百世芳。正气微茫今复振,为公填就铁心肠。
次陈公甫先生见寄韵二首 其二
乡国诗来当远书,十年离思几时除。南归会有重论约,已辨骊驹戒仆夫。
南关五十里至权店
平生结得看山缘,足迹东南路几千。此日西来山更好,翠屏千叠锦连乾。
次丘时雍登庐山
曾步匡庐最上头,紫阳书院也淹留。幽寻未遍神仙窟,远谪还来山水州。
天上羲和奔日驭,人间蛮触战蜗牛。回思五老长如旧,顾我萧条鬓易秋。
扇面梅花二首 其二
细剪银河水,并刀不露痕。南枝春意早,别是一乾坤。
挽丘母太安人
德寿双全庆泽深,孟陶家教足规箴。封章炳耀清朝宠,色养怡愉孝子心。
忍听慈乌啼月夜,惊看吊鹤下云林。升堂一别难重见,怅望番山泪不禁。
答吴献臣大尹 其一
王事贤劳不暇居,风流才调更谁如。公馀赖有斯文念,分得阳春到草庐。
题梅宗韩小画
仙家楼阁乱云间,古洞疏林映远山。恍惚武陵溪上景,桃花流水钓舟闲。
官林风木图为闽中叶氏赋
官林山中佳气萃,宰木森森拂云翠。长风昼夜天际来,萧飒寒声满人耳。
孝子关心不忍闻,闻之感泣独销魂。有身莫报劬劳德,无路能酬罔极恩。
树欲静兮风不息,子欲养亲难再得。风不息兮树转悲,二亲一去何由追。
吁嗟乎树之有风犹可止,人子思亲曷穷已。
二月三十日游长潭联句
春风江上木兰桡,路出城东五里遥。洞口白云封石柱,山头流水隔仙桥。
寰中造化谁陶铸,诗里工夫费画描。风景可人公事简,何妨携酒日相邀。
答方彦卿 其一
君是诗仙我酒豪,百年情分幸相遭。故园风月今同赏,回首功名等一毛。
东岩四咏同次前中书丁玉夫韵 其四 北潭钓雪
潭水静如练,野云低不飞。钓船风雪满,薄暮得鱼归。
薄被吟
霜风猎猎吹冻雨,山色凄迷路脩阻。皇华使君重按部,属吏奔趍畴敢侮。
土俗民风本贫窭,行台供张甚莽卤。绳床练帐竹撑拄,布被生棱寒莫禦。
太守闻知不遑处,急呼里正加捶楚。里正低头呼且语,此邦朴陋传自古。
今秋又集征苗旅,尽弃农功事刀弩。仓无积粟衣无楮,村寨萧然但环堵,那得奢华奉官府。
听罢斯言吾大沮,嗟嗟夷民阙摩抚。五十衰慵惭守土,太仓窃食将何补。
使君宽洪请莫怒,禹稷忧民更艰苦。
廉泉亭
山下流泉自古清,百年华构几经营。时人谩把廉名道,此水由来不为名。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喜熊宪长升都宪和韵 其二
同年会集句次郑瑶夫内翰韵 其一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二
送司马宪副伯通致仕
粹之诗多慰奖用韵为谢
沔河
寄题箕子墓四首 其一
和林秋官待用见寄
交城分司与孙廷用酌别口号
学宫栽柏
偏桥夜雨
东岩四咏同次前中书丁玉夫韵 其一 南亩春耕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二十三 平越伸冤
和朝鲜陪臣徐居正赠别
连山关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二十四 都台叠瑞
奉都宪彭公二首 其一
发广宁都宪诸公饯于城东是日宿高平
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 其一
和韵送萧文明
送萧文明
次高克明韵 其二
二月十九日请张学士苏提学洪方伯同饮席中联句送谢长史
湘口
答吴献臣大尹 其二
送举人何净南还 其一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一
麦将军墓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三
尚书胡公哀挽
双义吟挽陈司训父母
癸丑除夕次敖静之韵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 其二
寄江藩旧僚友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二 给榜革弊
送熊都宪巡抚山东
又代陈方伯作
奉使香河
赠吴参将 其一
过十万囤 其二
和蔡太守见寄
螺山寺
红梅为钟大参题
寄林大参允吉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二
十一月进历王府与世殿下联句 其二
将至洪都寄同寅洪方伯洪大参兼柬潘少参
出巡思南
题董少参砥柱图
忆闽省
熙庵为张汝用作
将游汉江风雨未止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三
野寺山边斜有径小画
赠王弘文
哭弟颐 其五
次韵送萧文明
六月二十七日邀叔厚伯诚可大文哲四内翰时雍司厅元善道鸣德章三地 ...
杨青舟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