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发新港途中即事

发新港途中即事

清代 沈光文

隐心甘作苦,逐逐却难禁。计拙忧成老,身閒喜独吟。

尘嚣浑欲脱,山水试相寻。满路芙蓉发,秋光已觉深。

诗人沈光文的古诗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八

清代 沈光文

门外苍茫势,神龙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

善爱知珍鼎,需调用作盐。呈身原不惯,应合与时潜。

寄迹效人吟 其四

清代 沈光文

望水知遥途,隔江风景殊。艰难依鹭渚,愤发奋虬须。

仙近饥留朔,山移子继愚。閒鸥不厌我,日共与为徒。

寄迹效人吟 其六

清代 沈光文

烟霞岛上满,落日鬼豪侵。支命全亏骨,包愁总在心。

径荒陶兴浅,袍吝范寒深。起舞徒虚事,频年听翰音。

释迦果

清代 沈光文

称名颇似足誇人,不是中原大谷珍。端为上林栽未得,只应海岛作安身。

思归 其二

清代 沈光文

飒飒风声到竹窗,客途秋思更难降。客飞北岸天分界,月照家园晚渡江。

荒岛无薇增饿色,閒庭有菊映新缸。夜深寻友沿溪去,怕叩柴门惊吠尨。

题宁靖王斋壁

清代 沈光文

修得一间屋,坐来身与閒。夜深常听月,门闭好留山。

但得羁栖意,无嗟世路艰。天人应共仰,愧我学题蛮。

晓发目加湾即事

清代 沈光文

浓雾不为雨,乘朝向北行。此中有长恨,回首意难平。

冀作南山豹,新闻出谷莺。忽然开霁处,前路甚分明。

慨赋

清代 沈光文

忆自南来征迈移,催人头白强支持。催同泌水风何冷,饮学秋蝉露不时。

最幸家贫眠亦稳,堪怜岁熟我仍饥。仰天自笑浑无策,欲向西山问伯夷。

椰子

清代 沈光文

壳内凝肪径寸浮,番人有法制为油。穷民买向灯檠用,祇为芝麻岁不收。

齐价人旋禾未及言别兹承柬寄欣和

清代 沈光文

忽带青云去,惟将逸韵留。剡舟知待雪,陶径已辞秋。

风足高山水,光原灿斗牛。瑶华承寄问,多病获新瘳。

山间 其二

清代 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

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九

清代 沈光文

不当矜著述,已闭白云函。是衲全留发,云庵半在岩。

寡亲时属旅,感物义为咸。半世栖栖意,逢人说大凡。

山间 其六

清代 沈光文

云间长抱石,鸥梦浅依沙。山静能容客,潮流直到家。

苟全徙倚便,小隐困穷加。不识春风面,何人问落花。

寄迹效人吟 其三

清代 沈光文

共说暂来尔,淹留可奈何。驱羊劳叱石,返舍拟挥戈。

我耻周旋倦,人言厌恶多。旅途宜自惜,慨以当长歌。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五

清代 沈光文

一自椎秦后,同人在海山。冠裳不可毁,节义敢轻删。

受冻频坚骨,撄霜茂长颜。南阳高卧稳,罔识世途艰。

言忧

清代 沈光文

明识忧无用,忘忧实不能。安危思覆卵,进退履春冰。

怀杞终何益,支天未可凭。东山谁稳卧,怀想古凝丞。

思归 其一

清代 沈光文

岁岁思归思不穷,泣歧无路更谁同。蝉鸣吸露高难饱,鹤去凌霄路自空。

青海涛奔花浪雪,商飙夜动叶梢风。待看塞雁南飞至,问讯还应过越东。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四

清代 沈光文

得兴灵武业,谁作李长源。天宝人凭说,渔阳鼓尚喧。

居辽当日管,卧雪此时袁。仆更痴于我,安然懒出门。

山间 其三

清代 沈光文

念此朝宗义,孤衷每郁寥。未能支厦屋,祇可托渔樵。

冀作云中鹤,来听海上潮。长安难得去,不是为途遥。

感忆

清代 沈光文

暂将一苇向南溟,来往随波总未宁。来见游云归别坞,又看飞雁落前汀。

梦中尚有娇儿女,灯下惟馀瘦影形。苦趣不堪重记忆,临晨独眺远山青。

沈光文

沈光文

(?—1673)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文开,一字斯庵。明贡生,南明永历时,官太仆寺卿。后隐居台湾,与韩文琦等结诗社,所作诗称《福台新咏》。有《花木杂记》、《古今体诗》及文集。► 8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