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熙怡亭

题熙怡亭

宋代 沈辽

齐山翠微青天外,西邻还云脩竹里。不如道人熙怡亭,巍然迥出青溪水。

云谁穷高视千里,亦不沮洳埋蓬藟。清晨门外千家供,落日香销一禅几。

欲知道人熙怡乐,泛舟偏向江淮舣。游人莫问老夫名,聊咏春红与秋紫。

诗人沈辽的古诗

题径山二首 其一

宋代 沈辽

昔日道师开法筵,老人化龙去山前。老今胜迹冠西境,高第相传为敬田。

平生自得物外趣,尔来更薄区中缘。终随老师学善住,行种芝草休天年。

云间

宋代 沈辽

野田茫茫秋水清,生尽蒲蔍无人耕。不知三吴地力壮,老鹤空向烟中鸣。

古兴十六首 其十三

宋代 沈辽

落叶何足叹,岁暮皆枯枝。白发不可摘,我老谁不知。

荣瘁乃常理,日月潜推移。庄生强欲下,祗能解人颐。

张公洞下

宋代 沈辽

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

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

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

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

吾昔已炼九华丹,欣寻二洞穷幽寂。稚川方求句漏令,长史亦赖旌阳力。

手种青精期可择,未能脱去空羁靮。

篮舆往来不惮勤,搔首山前发斑白。

赠王伯虎

宋代 沈辽

盛暑剧焚燎,深林称幽栖。衰残不胜事,遂得休天倪。

重关人响绝,悯默与时违。慨念百年乐,誓将老锄犁。

吾子造府戟,勤拳苦攀跻。乃欲强访我,清言相与稽。

君方事轩冕,我乃乐山溪。所向适殊途,安得问軏輗。

要我有所赋,将报锦与绨。病思何足云,有愧测海蠡。

奉送伯才都官代归

宋代 沈辽

前日使君佩铜鱼,雅望已合升华涂。一遭黯黮诚非辜,人为叹愤我若无。

夷州已非人所居,况复筦库治赢馀。幸及瓜时笑还都,襟怀落落真丈夫。

将行寄蒋三

宋代 沈辽

春风迎我到荆溪,行看秋成忆故畦。乘兴去来何可恨,为君引领隔湖西。

重赋

宋代 沈辽

永念暑雨烦,居然蹈忧沴。宁谓生怨咨,甘为小人敝。

阴淫亦何患,临观大川逝。竹屋虽小疏,补苴岂无计。

水性本就下,平川衍无势。壅隘何不胜,湫底何由济。

河伯逢海若,足使誇洋裔。池鱼肆涵泳,洋洋旁轩砌。

流汗一已收,萧骚抚轻袂。安得趣东归,舟航应不滞。

湖亭怀子美

宋代 沈辽

秋来湖亭谁与乐,荷华半摧柳叶落。荷昔榜舟乘夜月,行觞数与君相酢。

如今一西复一东,有如萍苴流水中。白头无心治世故,何时胜处重相逢。

奉酬舜文即次元韵

宋代 沈辽

我生无庸如断络,已分老死填沟壑。已能掉舌强附会,何暇论经更穿凿。

莱芜甑敝欲生尘,玉川婢粗常赤脚。世间要涂已易骤,身外名缰谁可缚。

本无道义轻王公,亦已悲伤念流落。水乡夏半已厌热,绕舍新篁尚含箨。

讼庭钩距非吾事,吏案烦苛都可却。农民渐使安圳亩,和气终须蠲疹瘼。

子羽已肯过我室,悬榻何妨卧西阁。年来多病亦废饮,墙下度泥委杯酌。

旧学迂疏已适时,譬如石田何可穫。欲捕大鹏逐岭峤,终已劳心事弋缴。

行当归扫乌峰下,试鍊金鼎长生药。

清泠台初夏一首寄上翟舅

宋代 沈辽

清泠竹树暗成阴,渐有溪流过此岑。草草作巢方寄老,愔愔设榻本无心。

松门不隔红尘路,月叠初无俗物侵。欲向人间访消息,渭阳应有远游吟。

赠大中镇国长老

宋代 沈辽

昔从东南来,税驾依金地。迎风步峻阁,始眺澧阳市。

苍茫烟雾下,一水萦如袂。夷落杂连峰,精庐遥相峙。

宅土信羁客,杜门忽弥岁。风云一萧散,身世两无累。

怀归怅有感,史迁念留滞。引脰企昔游,野马埋苍翠。

何时篮舆去,复将老师值。请扫岩下石,为述空王偈。

池阳 其一

宋代 沈辽

池南柳色未全黄,池北萱芽尚带霜。老去寻春不嫌早,春深留与少年郎。

古兴十六首 其十二

宋代 沈辽

潇湘望秋月,清旷无风埃。谁知故园影,亦向裔夷来。

水际衰老翁,练衣独徘徊。頫仰方自适,为谁指玄胎。

寄陆九

宋代 沈辽

贺老湖边春水生,野阳浮动北风轻。天边重斗歌筦响,鉴里綵舟金翠明。

大抵盛时须著意,要知吾辈未忘情。君如彦道能怀帽,便逐轻帆作此行。

踏盘曲二首 其一

宋代 沈辽

湘江东西踏盘去,青烟白雾将军树。社中饮食不要钱,乐神打起长腰鼓。

女儿带镮著缦布,欢笑捉郎神作主。明年二月近社时,载酒牵牛看父母。

圆明师为余鼓琴作昭君操因感其意辞以赠之

宋代 沈辽

王昭君,汉宫女。生如桃李花,皖皖托朝露。不向春风荣,摧折在泥土。

耻将黄金市颜色,空得君王一回顾。黄门扶我上车去,遥望汉宫隔烟雾。

十年帘下学画眉,不知还被蛾眉误。中间悲怨或易忘,如今羁愁那可谕。

梦中时复作歌舞,满目异类谁与语。胡风日夜惊吹沙,不知春来复秋去。

一生此恨终难言,独自援琴传作谱。传作谱,一曲未终泪如雨。

我来都城下,黄尘厌羁旅。道人为我试一弹,使我超然为怀古。

七月十日天阴

宋代 沈辽

江海积阴地,浮云朝莫生。秋来不为雨,庭户含孤清。

南方八九月,残暑尚未平。大火正西流,乃得逃炎蒸。

衰柳弄金飙,幽蝉咽复鸣。渐欣泉石趣,已厌葛衣轻。

夙昔抱幽志,何心守硁硁。已能闭诸外,无忧人事萦。

枣花寒

宋代 沈辽

山禽哺雏半欲抟,坐想葛帔临风湍。数日阴霖复未畅,不知更作枣花寒。

古兴十六首 其十四

宋代 沈辽

我意不自适,何为浪多忧。草舍亦无事,浩如水中舟。

陵谷尚或迁,百年为谁侜。不作亦不止,生肇知吾优。

沈辽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21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