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张宝臣即元韵

和张宝臣即元韵

宋代 沈辽

始余倦游念还家,一身泛然寄天涯。头上白发日益加,朱颜不驻炉中砂。

飘飘逸气凌紫霞,犹著黄绶趋泥沙。烈日漫凭乌帽遮,穷巷归来夕烟斜。

闭门正欲谢喧哗,何惮屋室多庳窊。杨柳欲落鸣饥鸦,八月秋风想乘槎。

市中有金谁攫挐,自欲归耕老菑畬。嗜好已背梨与楂,那复开口增呶呶。

眼昏白昼生黑花,老悲独向儿女夸。枯辙不能活鲿鲨,骐骥垂耳伏盐车。

一官欣得饱鱼虾,顿首致谒辞当衙。愚拙不遇何复嗟,川陆旧游殊不遐。

才渡扬子已闻蛙,吴女蓬鬓多髦髿。西湖信美谢若耶,松竹夹道繁根芽。

势利屈曲如盘蜗,卫青变化乃龙蛇。深闺召客舞双髽,抚手相劝竞呀呀。

西崦老师自煮茶,太守陈乐奏渝巴。湖水洗面去尘痂,故山白浪留文沙。

田里小儿放猪猳,为乐往往鸣箫笳。亦有狐兔堪施罝,令人指手徒为挪。

贱职驰使告及瓜,聿来甬东绝纷华。钳口不复露颊牙,联曹相系琼与葭。

上官庇覆不汝瑕,优游重见林中葩。四时风露换物华,新诗迭致思无邪。

吾子俊拔诚可嘉,岂独鄙言数矜誇。高吟大字耀纸麻,时虽未亨道不污。

屡出珠玉能愧奢,麻姑手爪幸见爬。长篇垂况理不差,正如矛戟相鏖叉。

诗人沈辽的古诗

丧表姑挽词 其二

宋代 沈辽

忆昔祖姑前,曾观八法妍。常嗟道韫在,终愧右军传。

幻化已委世,清明当作仙。松门一长恸,丹旐上新阡。

将行寄蒋三

宋代 沈辽

春风迎我到荆溪,行看秋成忆故畦。乘兴去来何可恨,为君引领隔湖西。

新作小屏

宋代 沈辽

少年喜读书,偃仰在方床。不知昼日劳,常爱秋夜长。

炯炯户牖明,翳翳灯烛光。我乐自有趣,骅骝步康庄。

道学贵深思,千古浩无方。投机践圣域,所戒怠且狂。

常鄙小人儒,不能志轩昂。蹈袭已陈语,何为浪皇皇。

尔来四十岁,鬓发已如霜。回首念畴昔,此意殊未忘。

曲屏倚方枕,可以寄彷徉。诲言示稚子,朝夕当此强。

景星观

宋代 沈辽

南津古观已半摧,老松千尺黄蒲开。礼斗层坛故基在,真人一去终不来。

终不来兮往何许,朝瀛洲兮莫玄圃。应笑营营世上人,转手已为泉下土。

赠饮客

宋代 沈辽

鄙性不嗜饮,不知酒中乐。古人能闭关,此兴应可度。

形骸委物外,宠利安能薄。何为攘臂人,喧卑同燕雀。

朝挥百神王,夕引群忧涸。畴昔二三公,逃死向杯杓。

我乐不在是,陶然造冲漠。子当剧醉时,相访南山脚。

赠磻翁龙尾砚

宋代 沈辽

龙尾山盘八十里,龙尾有潭下无底。龙月亭亭潭气黑,其中有石色如墨。

山川秀气散不为,风云顽不为砂砾。融结至宝有物主,水上经营无处所,经年始获不敢贾。

我昔游江南,有客遗我誇龙子。吾知龙能变化,是或不可制。

追琢为巨砚,大笔挥离骚。中圆体天形,外方作地象。

精光熠熠角生浪,熟视乃有绀罗文。莹润无与比,玩爱何可论。

我今樗散无所事,特赠华阳鸿笔丽藻人。吾闻蜀都多学士,寘诸文府为战具。

君如穷经遂绝笔,请典大轴传后嗣。

澧州水

宋代 沈辽

火行厌袢溽,阴雨重为沴。时序亦已僣,衰羸顿知敝。

苍茫洞庭上,五江剧奔逝。民阽为鱼忧,浮桴具生计。

吾乃羁旅人,高轩俯东势。携持顾未免,仁心安所济。

冒轶瓜瓠区,平原信容裔。池荷失清赏,流萍荡阶砌。

咨嗟竹窗卧,凄风振衣袂。欲谋一觞乐,幸来豁蒙滞。

行田舍

宋代 沈辽

轻烟微雨满金塘,天气清明看下秧。筋骨已衰难自力,田家次第赐壶浆。

观蕉叶二首 其二

宋代 沈辽

忆昔红蕉狼籍时,玉人携手泪沾衣。今日芳心为谁展,天边怊怅未成归。

静照庵

宋代 沈辽

扰扰百年何可为,正应静处得忘机。心猿不动无馀境,照见人间是与非。

山西

宋代 沈辽

山西谁家桃李树,半是少年行乐处。去年花谢今年开,惟有人生不如故。

林平 其一

宋代 沈辽

林平胜处向东纡,水转山回画不如。或息或劳都可乐,白云深处五浮图。

赴斋

宋代 沈辽

尔来世事久忘怀,十日长关九日斋。白发苍颜见无相,不妨应供此间来。

古兴十六首 其十四

宋代 沈辽

我意不自适,何为浪多忧。草舍亦无事,浩如水中舟。

陵谷尚或迁,百年为谁侜。不作亦不止,生肇知吾优。

晋室

宋代 沈辽

晋室昔中圯,正人多戮死。加害宁无多,惟其不徇己。

朝室有难置,山林或能已。谁云清议在,美玉不全燬。

旷达余所嘉,数欲玩遗史。抚卷辄增感,终夕那复理。

初创二山

宋代 沈辽

左山丛古木,萦带多美竹。右山少平地,硱磳断苍玉。

于此岂无竹,萧疏倚岩谷。上参九顶道,俯浸青溪澳。

于彼岂无石,嵌崖大如屋。景业读书处,基构有遗躅。

始吾购二山,何为不相属。中间古兰若,台观当山腹。

岩洞九十七,龙蛇所潜伏。昔人作轩榭,高深寄林麓。

我乃巢西崦,手自亲锄斸。青溪漫无际,岛屿相重复。

雨馀山更佳,春流涨平峪。下瞰池阳市,修烟弄芬馥。

大江天上来,淮山点眉绿。老夫岂无意,落日傲鸿鹄。

东岭亦诛茆,小庵粗容足。六峰引南睇,九华势相续。

白云与谁期,千载媚平陆。清旷无俗韵,修明资远目。

去秋已种麦,今春复栽粟。野老岂余欺,东坡幸膏沐。

二山谁与适,最与枯藤熟。相见讵无人,顾我真麋鹿。

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得此化馀年,不问君平卜。

西上

宋代 沈辽

一年为客厌西东,白发生来百事慵。道路莫惊行李薄,初无盛意学终童。

古兴十六首 其十二

宋代 沈辽

潇湘望秋月,清旷无风埃。谁知故园影,亦向裔夷来。

水际衰老翁,练衣独徘徊。頫仰方自适,为谁指玄胎。

李华

宋代 沈辽

山僧种李华,华白谁肯折。春风欲去时,庭前纷如雪。

绿叶始有芽,繁香且未歇。郁陶何可道,空庭步明月。

顾浦观潮

宋代 沈辽

放舟顾浦望江流,烟雨冥冥小麦秋。长忆故园游观乐,不知此地有潮头。

沈辽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21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