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十五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十五

明代 释今无

冷落无声渐入怀,不知身已被云埋。分明初爱听流水,此意全非听水佳。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和吴采臣大参韵送金共玉赴广西臬署

明代 释今无

十载相依忍别离,梅花初发雁翔时。材当万里祥刑起,路近三台玉阙知。

酒向苍梧移浩荡,人怀粤峤意淋漓。阴符黄石兼心地,借箸真堪佐大师。

北月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高无山势冷无秋,碛阔空低揽客愁。去马不嘶霜箭急,征鸿频过羽声稠。

飘多白雪光偏厚,涷尽黄河影不流。南国明珠应可惜,逢人只是暗中投。

古渡渔翁

明代 释今无

归舟古渡头,水急沙力薄。参差水竹沙,石头何磊落。

高浪见渔翁,肤黑发益白。尽日守缯缴,交谈见素朴。

称彼读书人,云是游仙客。家住河上村,近亦走风鹤。

天不眷微生,难以事耕凿。膝边两小儿,食鱼弃鱼骼。

岂知翁力竭,十缯九不获。世路多艰虞,人生苦缠縳。

万事可镜心,兹游信行乐。

蔡母祝词

明代 释今无

又见麻姑降蔡家,齐飞三凤拥红霞。齐中琪树年年绿,堂上珠帘日日赊。

青鸟不须归洞口,白云今又沃仙花。兰孙满地无馀事,绣佛惟閒爇马芽。

送顾湘佩孝廉返苏门即赴公车

明代 释今无

南图万里正高秋,萧寺因君话倍稠。动地海潮光射斗,一林风雨快登楼。

心田斟酌明如雪,句法纵横矫若虬。好返苏门向京阙,他年车笠重绸缪。

送黄二不

明代 释今无

此去订来先入楚,看君尘累若为消。三门閒着袈裟立,静数江头早晚潮。

至连州江口

明代 释今无

江口今朝至,寒风昨夜多。宿云含石磴,断碣拜曹娥。

庙古茆茨换,时危估客和。湟川当五岭,一路好岩阿。

寿王仲锡臬宪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曾骑箕毕坐天河,万顷沧溟瞬息过。风雨全潮分一气,禹王尽力不能疏。

赠姚雪庵 其四

明代 释今无

打开宝藏任人舁,湘浦张帆亦是痴。一物等閒无物过,莫从国外问波斯。

子夜诗 其四

明代 释今无

斗印黄金掌上悬,将军自有出机先。将头猬结终成暴,三略环才实仗贤。

旆转星边光欲没,风临泽上德应全。忘怀我可随时劫,只为生民一怆然。

酬顾始庵步韵

明代 释今无

来暮歌声起穗城,东床况有白眉人。能斟琥珀吟清署,共对冰轮远市尘。

秀色丰姿神自远,词源尔雅韵尤驯。欲寻许掾知何处,车笠相逢认此身。

夏日刘峡石侍御杨肃如太守高图麟郡丞郑锡之别驾朱说梅明府相过刘 ...

明代 释今无

阑干萧寺倩谁凭,喜见沧溟入眼澄。夏里开襟先傍水,竹间留客亦宜僧。

风侵梵磬成三奏,雨着新潮涨一层。为问群公行乐意,从来退食似还曾。

诸子作病僧诗予以为非有道之病僧光半因请予赋一律

明代 释今无

蒲团添絮月添寒,窗外花枝不耐看。窗断浮沤难觅剑,珠然风火不留盘。

鸡鸣潮上蓬头湿,人寂更阑夜语乾。宝镜果曾偷听得,木蛇空挂碧云端。

送吴百子归琼海

明代 释今无

相见先嗟失意殊,文章原自胜隋珠。三年辛苦二千里,万虑消归一字无。

桂魄有心圆不彻,秋风何意冷还孤。忙忙未尽寒山话,寂寞琴书上客途。

寿吕明府宸铭

明代 释今无

东山遥望起烟涛,斗气泷声一并高。黄菊偏宜今日酒,紫云先兆昔年刀。

栽成桐树栖鸾翼,煮老丹砂变鹤毛。更省俸钱供布地,绀宫长此祝僧袍。

和吴采臣粮宪吊素馨墓

明代 释今无

香骨全消化紫霓,千年陈迹草萋萋。千衫尚怯花魂薄,月影还疑雪夜迷。

长袖风难回白日,时王力不到黄坭。芙蓉岁岁秋江上,一度来僧惜杖藜。

荔支诗 其二十八

明代 释今无

金屋何人贮阿娇,望中宫阙自飘飖。劝君合却漂零眼,随我还山劈荔蕉。

示方传琮传珏二子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双璧联翩舞象时,嶷然头角是佳儿。殷勤解出衣珠影,照汝心胸万古奇。

辽阳怀足两师

明代 释今无

骨贫高卧亦添愁,噭噭啼猿长泪流。子建文章堪载笔,仲安身世委沉浮。

云霾塞雪燕支黑,风冷江梅师子幽。知己感恩愁欲死,吾兄曾为一筹谋。

题腰跕旅店壁

明代 释今无

此意岂当詶日月,乾坤无处寄閒身。道傍多少虬髯客,尽是区区行路人。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