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飞廉通上苑,鳷鹊带天渊。树色含春雾,波光静晓烟。
香飘仙仗外,花舞御卮前。籊籊文竿袅,筛筛素鲔鲜。
误陪金马籍,愧奉柏梁篇。愿献南山寿,宸游侍亿年。
送许先辈尉宗城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四 后牖有朽柳
弱植生川泽,托根北堂后。昔时青春姿,扶疏映轩牖。
风霜日消落,憔悴复何有。蠹穿枯节断,雨渍虚心朽。
幸不夭天年,犹得胜凡柳。
八月十王日夜寄友人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十六载重归,顺涂歌式微。青松弊庐在,白首故人稀。
外饰服章改,流光颜貌非。巫咸旧山色,相见尚依依。
云际亭
同君倚过圣俞
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投
闻龚伯建下第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送聂秘丞 其二
七载一相见,恍然如路衢。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
往事云过眼,新愁雪染须。明朝又分首,上马即重湖。
咏史 其一
不事王侯者,翛然郑子真。开田谷口美,荷锸白渠春。
德化移乡曲,声光动搢绅。一时钟鼎贵,磨灭彼何人。
又和秋怀
畴昔共登仕,尔来三十秋。常晞丝绳直,窃耻鸱夷柔。
蹄涔晞钜海,蚁垤依崇丘。行之不自疑,亲寡憎怨稠。
于今不亟去,沦胥恐同流。努力买良田,远追沮溺游。
海仙歌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飞盖名僚集,临流芳宴开。萦纡漱文石,次第传清杯。
回波亦多意,并泛落花来。
喜雨八韵呈明叔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三
大吕功名重,鸿毛轩冕轻。闲居客愈盛,暂出市皆倾。
溟海涵容大,龙门谒见荣。谦光俨在目,恸哭望佳城。
游三门开化寺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晚食菊羹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药轩
送郑推官 其二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 其一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二十六日南园为
送王待制知陕府
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
送五太祝知伊阙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
见山台 种竹斋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其一
乌栖曲二首 其二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九
探花桥
赠清衍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送冷金笺与兴宗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题致仕李太傅园亭
双井茶寄赠范景仁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二
送雷章秘丞和芮城
登平陆北山回瞰陜城奉寄李八丈学士使君二十二韵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西溪公宴二首
又和六日四老会
走索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八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
运使虞部按行洛西诸县因游所过名山有诗百余
喜孙器这来自共城
游喷玉潭
贻夸者
和家兄喜晴用安之韵
和君贶宁河阳侍中牡丹
石阁春望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七 缘云轩
瞻彼南山
送张秘校知分宁
咏史三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
又和雪
之美访及不获展奉以诗为谢
送惠思归钱塘
和王秀才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送王太祝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送薯蓣苗与兴宗
御制后苑赏罚分明花钓鱼七言四韵诗一首圣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