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和陈殿丞芍药
五哀诗·屈平
石阁春望
戏书宋子才止足堂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谒以诗寄之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二
素发青眸七十馀,未尝游学只安居。旁无几杖身轻健,应为心闲得自如。
送宋郎中知凤翔府
昔解陈仓印,于今二十秋。双凫久东上,五马重西游。
铙骑行关外,壶浆拥道周。民心已化服,条教不更修。
送聂秘丞 其二
七载一相见,恍然如路衢。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
往事云过眼,新愁雪染须。明朝又分首,上马即重湖。
哭公素 其二
丹旌倚輤车,荣辱尽虚无。半道骅骝顿,先秋兰雨枯。
儿痴才过龀,亲老不胜扶。家事今萧瑟,宁将未第殊。
送杨秘丞通判扬州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际日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各优游。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探化桥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五
何处初寒好,初寒禹凿门。遥天露崖口,轻浪漱山根。
万佛龛苔老,一灯林霭昏。渔梁杳相望,石濑夜声喧。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楚江白逶迤,楚山碧参差。玉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
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伐竹营茅茨,种橘为藩篱。
荒坡无四垣,但以荷塘围。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
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其夕容易得乐园诘朝将赋诗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二
邦光华衮襚,家宝素书陈。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台无复晓,柏径不知春。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题厅壁
送二同年使北·李公素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和景仁题崇福宫 其一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喜张圣民得登州
送兴宗之彤阳
送丁正臣知蔡州
戏下歌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又和南园真率会见赠
雪中寻友不遇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其二
叠石溪 其一
送景仁至丁正臣园寄主人
柳枝词十三首 其九
同君倚过圣俞
谏院题名记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辞坟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送云卿知卫州
夷齐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早春寄东郡旧同僚
送薯蓣苗与兴宗
山中早春
送燕谏议知潭州
复用三公燕集韵酬子骏尧夫
见山台 种竹斋
寄郑县史令千之 其一
柏梯寺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又寄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三
送祖择之
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登阁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题致仕李太傅园亭
穷兔谣二首 其一
平日游园常策筇杖秋来发箧复出貂褥二物皆景
臧郎中挽歌二首
又七言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怀素书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春贴子词 其六
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
又书一绝戏呈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 其一
训俭示康
宋相国挽辞二首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咏史 其三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闻正叔与客过赵园欢饮戏成小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