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君家在何许,远与南城邻。车马不甚繁,门前无俗尘。
有园废锄治,绕舍皆荆榛。入夏益滋蔓,鬖鬖高没人。
岂无旧桃李,芜杂与之均。谓言彼草木,于我奚疏亲。
于间置取舍,岂得完天真。不若任其然,同受雨露仁。
物性且不违,人心何缁磷。闭户不迎客,箕踞无冠巾。
苟忘轩冕心,何异巢居民。
园中书事二绝
送惠思归钱塘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二
漠漠春云合,爞爞旱气收。人心方有望,时雨不须求。
岂独老农喜,仍令恶客留。洛城花未谢,作意更同游。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玉徽亭
送光禄王卿致仕归荆
秋夕不寐
雨气生灯晕,霜寒入漏声。疏篱过萤影,腐叶掩虫鸣。
丘壑违初愿,簪裾徇外荣。丹心终夜苦,白发诘朝生。
恩与乾坤大,身如草木轻。何阶见明主,垂拱视升平。
又击毬
肃奉乘轺命,仍陪戏马游。朋分初迥出,势合复相收。
顾盼华星激,萦回紫电流。良因重嘉好,礼接使臣优。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儒衣临绝塞,庙略运奇兵。缓带羌尘静,灵旗海雾清。
公心结明主,阴德庇群生。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一
仁圣初承绪,敷天吁隽贤。得人兹最盛,射策独居先。
禁省英声远,岩廊至化宣。辞荣还故第,三事究高年。
赠清衍
我厌俗缘苦,空为薄宦牵。如师真达者,于世亦超然。
敝笠冲尘陌,寒云拥雪天。崎岖远相顾,深愧此心专。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二
咫尺东园乐,无如簿领何。春风连夜恶,闻道落花多。
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闽岭窅何在,东南千里遥。仳离伤草草,会合更迢迢。
隋岸微吹絮,吴江欲上潮。肯无同舍念,回首弭轻桡。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槐花满庭除,籍籍不可扫。稍疏召平瓜,渐熟王阳枣。
失时团扇弃,新进袷衣好。日暮益愁思,寒螀起幽草。
忽闻秋兴篇,叹赏几绝倒。
归田诗 其三
圣哲虽云远,遗文幸未亡。沈冥观礼乐,彷佛见虞黄。
鸡黍延三径,琴书乐一堂。逍遥名教内,富贵亦微茫。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
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我年垂四十,安得无华颠。
所悲道业寡,汨没无佗贤。深惧岁月颓,宿心空弃捐。
视此足自儆,拔之乃违天。留为鉴中铭,晨夕思乾乾。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寄题李舍人蒲中新斋
瞻彼南山诗 其四
洛阳少年行
和子渊元夕
咏史 其一
和公廙喜雪
又和上元日游南园赏梅花
送祖择这守陕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
景福东厢诗·未开木芙蓉
又书一绝戏呈
梦稚子
再和伯常见寄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途中有诗
送文慧师归眉山
呈张子贱
静夜
游瀍上刘氏园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秋日登观信亭
用韵再呈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又赠谓之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送致仕朱郎中令孙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
庆文公八十会口号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光顷为诸生常受经于钱丈学赋于张丈今乃叨忝同为侍臣蒙钱丈置酒张 ...
同君倚过圣俞
喜孙器这来自共城
宜甫家有金铃菊客未这识因代菊赠宜甫
送守哲归庐山
送朱校理知潍州
五哀诗·屈平
五哀诗·晁大夫
题陈秀才园林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独乐园七咏 采药圃
陪子华燕醮厅
送郑推官
送李祠部知滑州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投
送仲更归泽州
王金吾北园
送酒与范尧夫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和之美讽古 其二
南园杂诗六首·不寐
送茹屯田知无为军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重经车輞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