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失意流年老,残春对夕阳。可堪临远道,更复举离觞。
花柳已萧索,云山复渺茫。西风如有意,音信勿相忘。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送谢都官
厩吏整车马,匆匆办晓装。青緺出阊阖,朱旆指沧浪。
野店杏初发,津亭柳已黄。行行不可驻,犹及劝耕桑。
送李侍郎
先公勋烈盛盐梅,清白仍闻世济才。华省拂衣辞簿领,长衢回首谢尘埃。
嵩峰排雾依稀出,洛水迎人迤逦来。寄语马前头白吏,何殊昔日李西台。
登长安见山楼
到官今十日,才得一朝闲。岁晚愁云合,登楼不见山。
送向防御知陈州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云愁雪欲零,四牡出郊坰。古塞烟华紫,寒沙日气青。
金门秘鸡树,朱节耀龙庭。几夜天街北,遥占汉使星。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望远云凝岫,妆馀黛散钿。缥囊承晓露,翠盖拂秋烟。
响慕非葵比,彫零在槿先。才供少顷玩,空废日高眠。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赐之以诗谨依韵酬和
皇华将命得人难,专对非才辄自言。幸免驱车涉沙漠,尚容载笔侍宣温。
不唯羞屈穹庐膝,无奈常游魏阙魂。衮职区区未能补,何时馀论奉清樽。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独步至洛滨 其二
草软波清沙径微,手携筇竹著深衣。白鸥不信忘机久,见我犹穿岸柳飞。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
黄菊本天物,先随元化生。酒醴乃人功,后因仪狄成。
酒客强亲菊,菊酒初无情。种之荒阶侧,何尝妨独醒。
脩竹气萧洒,自合生君庭。
送入为闽宰
雪寒取酒
送赵殿孙归成都
陪子华燕醮厅
簪裾丞相阁,林沼令君家。烟曲香寻篆,杯深酒过花。
霏微烬沈水,馥郁渍榠柤。愧乏相如赋,陪游托后车。
送史馆唐祠部江南西路转运使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夜色槐阴重,雨声官舍寒。野农安敢问,环堵未能完。
尽日流云度,何时大块乾。正愁开霁晚,霜雾满红栏。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日横墓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送上雒王推官
又云新铸釜斛与今太府寺尺及权衡若合符契复次前韵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和陈殿丞芍药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毫州
云际亭
宿石闻牧马者歌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和潞公伏日晏府园示座客
又和秋怀
谏院题名记
喷玉潭
十四日小园置茶招宗圣应之皆辞以醉为诗赠之
送张太博知岳州
晓景亭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五 静斋
和孙器之清风楼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十 竹轩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送郑推官
致政杨侍郎挽歌 其二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四
双竹诗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送仲更归泽州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或谓光嗤景仁谈禅而自谈又因用前韵为景仁解禅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
太博同年叶兄纾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
赠外兄吴之才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
坐船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庆文公八十会口号
寄赠致仕
又赠谓之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静夜
送晁秘丞
野轩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送白都官归长安
春贴子词 夫人阁四首 其一
喜张圣民得登州
和人苇花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以诗谨依韵酬和
重过华下
柳枝词十三首 其一
送李祠部知滑州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孟尝
秋夕不寐
闲居呈复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