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大河之曲多宽闲,牧田枕倚长堤湾。乌栖鹊散堤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
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
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
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翻光凝碧色。星疏河淡夜初长,展转空亭奈孤客。
洞箫音律京君明,可怜骨朽不更生。安得使传哀怨意,为我写之羌笛声。
游三门开化寺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昌言见督诗债戏呈绝句
学馁才贫杼轴劳,踰年避债负诗豪。倒囊不惜偿虚券,未敌琼瑶旧价高。
文太师挽歌三首
秦入
园樱伤老也
小园晚饮
春贴子词 其二
鸾路迎长日,农祥正晓天。九垓同燠沐,万物向蕃鲜。
潮水 其一
平江欲上潮,古木自萧萧。两岸饶葭苇,寒波浸寂寥。
又即事二章上呈 其一
雨不成游半路归,逢花值柳倍依依。朝来赖饮三杯酒,醉卧西斋昼掩扉。
送皇甫寺丞
南山三辅剧,百里古诸侯。谁为弦歌小,不分宵旰忧。
烟横辋川暝,云照武关秋。安得无羁束,从君一纵游。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三
吴酿木兰春,红鲈白锦鳞。玉盘聊下箸,初识紫丝莼。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五
何处初寒好,初寒禹凿门。遥天露崖口,轻浪漱山根。
万佛龛苔老,一灯林霭昏。渔梁杳相望,石濑夜声喧。
重经车辋谷
昔年道经车辋谷,直上七里盐南坡。今年行役复到此,方春流汗如翻波。
中涂太息坐盘石,涕泗不觉双滂沱。我生微尚在丘壑,强若麋鹿婴虞罗。
人踰三十只有老,后时过此知如何。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
喜张圣民得登州
昼日少闲暇,中宵梦亦劳。符移空浩浩,榜楚镇謷謷。
敢说今求郡,番思昔坐曹。羡君乘五马,东去一何高。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
穜稑献新种,祎褕浣旧衣。玉钩随步辇,行看采桑归。
会景亭
景物浩无穷,兹为一都会。之人心若鉴,万状尽相对。
乔林拥砌底,脩岭倚窗背。流云过席上,去鸟出天外。
徐徐杖屦整,蔼蔼郊原晦。来往亦何为,逍遥真乐内。
送文慧师归眉山
宜甫东楼晚饮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雪霁登普贤阁
辞坟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一
示道人
钓鱼有感 其二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送韩太祝知钱塘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江邻几梅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闲中有富贵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间眠
题杨中正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送仲更归泽州
野轩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送晁校理知怀州
杨白华
之美访及不获展奉以诗为谢
送史馆唐祠部
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
送祖择这守陕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送呈班叔大名司户
宿南园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送王太祝
再和伯常见寄
紫微石
和孙器之清风楼
瞻彼南山
御制后苑赏罚分明花钓鱼七言四韵诗一首圣旨
雪寒取酒
送张太博知岳州
送华亭沈主簿
送计先辈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 其一
送郑推官 其二
送燕谏议知潭州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 其三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寄赠致仕
始产公新作双樗庵命光为诗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二
忆庞之道
晚春病起呈择之治臣
药轩
送刘观察知洺州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
其夕容易得乐园诘朝将赋诗
探化桥
咏史三
送致仕朱郎中令孙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