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煜爚屏星驾,迢遥婺女区。岚光晴向背,溪溜暖萦纡。
万室鸣机杼,千艘隘舶舻。若逢耆旧问,能说隐侯无。
谒三门禹祠
双井茶寄赠景仁
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
宫漏谣
宫漏清高处处闻,六街寂寂夜将分。南下河梁缅诘曲,北瞻禁阙郁缤纷。
黄金锁闭斗城斜,白玉楼通上帝家。若木未光潜日月,神仙不动积烟霞。
铜壶银箭夜何长,杳杳亭亭未遽央。复道回廊接西掖,千门万户遥相当。
宛转徘徊不能驻,复出宫城透宫树。宫树乌飞月欲西,烛光一道照沙堤。
龙骑联翩排阊阖,凤帷岑寂对狻猊。广庭肃肃延冠带,剑佩峥嵘百神会。
施政发令四海春,庙堂垂衣天宇泰。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听政涉中昃,观书达夜分。周王忘自逸,汉祖不知勤。
棣萼因心友,云章落笔文。它年紬石室,光大继皇坟。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又和上元日游南园赏梅花
重经车輞谷
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二首
园樱伤老也 其三
悠悠汎舟,载纵载横。白日将倾,飘风载惊。嗟我老矣,发脱齿零。
胡为百忧,劳此馀生。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咏史 其一
不事王侯者,翛然郑子真。开田谷口美,荷锸白渠春。
德化移乡曲,声光动搢绅。一时钟鼎贵,磨灭彼何人。
钓鱼有感 其一
垂竿临晚岸,坚坐据莓苔。饵落萍初散,鱼惊荷暂开。
有求虽琐细,未获且低回。君识磻溪老,曾垂绿发来。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清风台
同次道元日宿尚书省听誓戒寄州邵不疑
初到洛中书怀
三十馀年西复东,劳生薄宦等飞蓬。所存旧业惟清白,不负明君有朴忠。
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太平触处农桑满,赢取闾阎鹤发翁。
小园晚饮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括苍石屏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括苍道里远,致此良亦难。
层崖万仞馀,腾出浮云端。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馀闲。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何万下第归蜀 其二
送王校理守琅琊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送郑推官赴分州
园 其二
依韵和促庶省壁画山水
又寄题陟屺寺
再和伯常见寄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
钓鱼有感
探花桥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晓景亭
早春寄景仁 其一
过故洛阳城 其二
示道人
陪子华燕醮厅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送杨秘丞通判扬州
送师道知长溪朋友因归省觐省
和安之今春于郑国相公及光处得缀珠莲各一本植之盆中仲夏始见一花 ...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八 芙蕖轩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一
秋夜望月
送景仁至丁正臣园寄主人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五 静斋
和昌言官舍十题·萱草
送物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静夜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一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寄郑县史令千之 其一
送刘仪先辈大名尉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毫州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送张都官江南东路提刑
题致仕李太傅园亭
清燕亭
庆文公八十会口号
朔会堂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和子渊元夕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其三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送晁秘丞
又和秋怀
瞻彼南山
贻夸者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二
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