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七 缘云轩
逼汉敞高岩,缘云结飞阁。东山草树曛,致足登临乐。
晚晖亭
送韩进郓州宁亲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题太原能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田子方教育子击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送扬太祝知长洲县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儒衣临绝塞,庙略运奇兵。缓带羌尘静,灵旗海雾清。
公心结明主,阴德庇群生。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九
何处初寒好,初寒游弈园。林间叶未尽,篱底菊犹存。
结竹为庵小,开炉构火温。谁言处城市,岑寂似丘樊。
谢君贶中秋见招不及赴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贫家不办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风摇雨渍不耐久,未及三载俱离披。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何处初寒好,初寒洛水桥。沙痕水清浅,风叶柳萧条。
关塞长涂直,嵩丘倒影遥。凤楼虽在北,车马不尘嚣。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其二
楼船潋滟轻浪,鸥鹭缤纷满天。清歌久之未度,画梁尘落芳筵。
御制后苑赏罚分明花钓鱼七言四韵诗一首圣旨
寄赠致仕
星郎年未至,辞禄一何高。目莹栖灵气,眉疏出秀毫。
胸中莹有乐,身外尽徒劳。回首红尘地,纷纷笑我曹。
解绂沱江外,诛茅井络边。老莱夫妇隐,韦孟子孙贤。
浮蚁邀旁舍,蹲鸱种薄田。不须亲几杖,想望已萧然。
同次道陪晏琼林
赠外兄吴之才
何须亲始重,友分固非疏。况复羁孤极,同经忧患馀。
晚成应大器,先得类凡鱼。游衍陪严忌,声华诵子虚。
蒲轮诏枚叔,驷马宠相如。莫忘西都日,寒窗夜读书。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
座中呈子骏尧夫
游山呈景仁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喷玉泉
送晁校理
故翰林彭学士
喜雨八韵呈明叔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二 舟中夜坐
过故洛阳城 其二
初到洛中书怀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毫州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寄郑县史令千之 其一
雪霁登普贤阁
海仙歌
送不疑知常州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呈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秋日登观信亭
上巳日与太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五 静斋
送晁秘丞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水鸭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登阁
郑待郎挽歌辞
张元常挽歌二首
又和留题定襄驿
陪同年吴冲卿登宿州北楼望梁楚之郊访古建中作是诗
王金吾北园
游三门开化寺
游李卫公平泉庄
又和六日四老会
自都往余杭怀聂之美
依韵和促庶省壁画山水
送二同年使北·李公素
送文慧师归眉山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
双井茶寄赠范景仁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 其四 苇
柳枝词十三首
钓鱼有感 其二
送皇甫寺丞
谢王道济惠古诗古石器
贻夸者
自用前韵
送何济川为庞公使庆阳席上探得冬字
晚春病起呈择之治臣
雪寒取酒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八 芙蕖轩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延安道中作
紫微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