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绂
秋来菊覆畦,青蕊著枝时。蕊少花方好,浑消三两枝。
钓诗钩
好句如璜得者难,江天佳趣浩漫漫。长吟对酒初投饵,小立支筇胜把竿。
兴逐白鸥挥綵笔,思牵华藻出层澜。只今湖海多风雅,不独名高七里滩。
题斗方山水
雨过乱泉流,风声满树头。山斋如斗大,容得许多秋。
送大学士黄静庵先生拜封归永嘉 其二
纶音褒美拜恩归,父子同荣世所稀。不但到家人共喜,旧时泉石总生辉。
题万安山樵
山高樵径险,山深樵径迂。采樵虽云劳,览胜尤足娱。
飞泉落林杪,好鸟鸣丘隅。歌逐天风还,身与閒云俱。
日夕行负薪,烟深望吾庐。得失既莫较,孰知贤与愚。
嗟哉朱买臣,富贵将焉如。
题枯木修篁图
老干昂霄几千丈,天籁时闻夜声响。一竿修竹共萧森,复托丝萝半空上。
寒姿久抱幽人贞,良材孰肯摧为薪。总令匠氏未相遇,故山风雨年年春。
赠陈景中昆仲题所画竹上
到京今六载,衰病独茕茕。在客谁知己,惟君弟与兄。
经过常馈药,慰问每留情。持此岂云报,相期岁晚盟。
题何雅言古柿山房卷
山房栽柿久成林,手泽传芳直到今。根与芝兰同长养,叶连椿桂共萧森。
霜明秋色垂朱实,雨过春云结翠阴。每见奇材常辈出,应知先德种来深。
写竹送袁文理之官湘阴
一官千里去江南,写赠琅玕酒半酣。彷佛苍龙挟飞雨,散将春意满湘潭。
种竹月馀稍觉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韵慰之 其三
春泥过雨落花香,根下行鞭想渐长。正好峥嵘露头角,休教俗眼笑凄凉。
题苍筤池馆
轩窗开处小池平,翠竹新栽绕径生。洗药每惊鱼跃起,扫苔时放鹤来行。
凉生清籁秋偏早,影动微波月倍明。惹得王猷知此处,几番直造不通名。
写竹赠友人
雨过南坡翠藓深,几竿苍玉弄春阴。当年新种才生笋,闻说而今已作林。
送叶生来省兄归钱塘 其一
急难曾诵鹡鸰诗,相见如何又别离。要把平安早归报,双亲闾巷立多时。
送吴中书南京复职
送别都门臈已残,朔风吹雪思漫漫。计程中路逢新岁,拜命南京复旧官。
潮落秦淮江月小,帆开扬子海天宽。凤池诸老应无恙,千里凭君一问安。
清风林
种竹风满林,风清尘自远。芳樽聊独持,非敢慕嵇阮。
五老云屏
匡庐削芙蓉,九叠云屏翠。五老惜离人,目送斜阳外。
听风雨
萧骚复萧瑟,非筑仍非琴。天籁本无作,澹然千古音。
寄刘士俊
刘郎医术好,夙契已逢仙。制药少人见,秘方多祖传。
家贫虽寂寞,客至即留连。廿载不相见,令人思惘然。
贮诗囊
吴奴背上日随行,小李当时早得名。檃括寻常风月趣,包容今古咏歌情。
珍珠粲粲光华满,文锦辉辉彩色明。累牍联篇藏已久,未逢删采向谁倾。
送杨昂从戍
溪口停桡别故人,临行不觉泪沾巾。一身囊橐亲同旅,满眼松楸托近邻。
蛮洞晓云晴复雨,瘴乡冬日暖如春。于今圣主多恩泽,久屈应知渐可伸。
病中雨夜二首 其二
怀抱怕生愁,病来难自由。雨声孤馆夜,人影一灯秋。
书剑乖前志,江湖忆旧游。无端身外事,一一上心头。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396篇诗文
送王知州复任
写竹送张文惠归梁溪
题静庵卷为黄学士乃尊作
对雪再用韵
寄潘子安
思报
为徐学正曦叔寄题其尊翁晚香卷
德州早行遇雨
赠潘晦初
胡祭酒索写洪厓图依韵奉荅辞之
送赵佥事之福建任
湘潭晓云 其一
题胡学士从叔祖母曹氏死节卷
送僧怀师古庵住惠山并写竹枝以赠
病中述怀二首 其二
题扇上枯木幽石图
寄古铁先生
谢吴中寄惠佳茗
客中元夕对月
写竹寄匡世德先生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 其四
送朱叔服还江西写送别图并诗于上
送陶给事德温福建阅武
寄题住长老万竹深处
舟中晓望都城有怀诸公
寄徐九鼎
送张副使赴四川宪司
独善堂为施惟政赋
题杜工部浣花草堂
从役
写秋林高士图并题
喜家兄以中自滇南归
送松溪宰周景辰调连城
挽菊庄金德厚先生
送杨得昂
相如驷马桥
晓过双溪道中
峡中杂咏 其五
送倪知县克明服阕赴京
扈从出京
楮窝
送陈尚宾还靖州
风雨溪居
北京八咏 其三 琼岛春云
种竹 其六
挽李母
茅屋为秋风所破有作
写竹寄俞朝宗先生
用韵赋荷花灯
为刘孟功写双竹
寄示大儿默
种竹 其四
送潘知县之馀干
题友竹轩
上邑宰韩相公三十韵
深静轩为云石长老赋盖取杜少陵竹深留客处荷静纳凉时之句以扁其轩 ...
赋椰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