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绂
氏族南州派,遗风亦好潜。幽居邻陆羽,清艺祖蒙恬。
地近傍城角,花深露屋尖。年来怕徵起,踪迹隐鱼盐。
为荥阳宰沈彦初写竹 其二
吏散庭空罢晓衙,湘帘深映翠交加。清风一榻琴三弄,笑却河阳满县花。
游神乐观期耦君武孟不至明日耦君有诗见寄遂用韵答之
退直乘閒暂出城,岧峣仙观壮神京。坛边人拥青鸾帚,花外谁调彩凤笙。
斋殿风微香馥郁,醴泉云冷鉴澄清。题诗无限登临兴,独欠君来未畅情。
挽徐母
平生嫠居冰雪清,教子读书名已成。正期禄养体长健,俄闻凶讣人皆惊。
柳杨青青杨子渡,江山依旧来时路。春风丹旐引归航,遗骸并葬良人墓。
题邹园十咏 其八 黄杨
结盖多川产,盘根盛吴中。清风记赋笔,允矣欧阳公。
送石宪使中美之四川
持斧远临西蜀去,绣衣荣作外台臣。威行一道霜风肃,恩被重霄雨露新。
剑阁山川当岁晚,锦城花柳待阳春。驱驰好叱王尊驭,圣主深怀在远人。
思报
一饭尚云报,况此登金门。缕衣与粒食,要识皆君恩。
扈从回京舟中渡江而作
千里楼船江上还,狂歌醉舞浪花间。今宵对酒莫辞饮,明日到京无此閒。
落日寒潮扬子渡,澹烟衰草秣陵山。壮怀不必悲前古,共整鸣珂候晓班。
送吕永明复任饶州司税
与君同里闬,游宦异西东。饶郡久司税,天官初考功。
估平常课集,货聚远人通。自此应超擢,休言秩未崇。
挽筠涧解先生 其三
箕裘相继有遗经,不独家庭桂子荣。江右年来登进士,蜚英多是旧门生。
寿王吉士双亲
阶下芝兰綵服鲜,堂前旬中重开筵。尊翁寿旦中秋后,阿母生朝九月前。
椿树倚云凉气好,萱花迎日晓光妍。贤郎近住瀛洲上,眷属应知总是仙。
种竹 其六
密叶初抽凤尾齐,纷纷苍雪点春泥。遥知客到应非俗,好句无妨节上题。
写墨葡萄
香墨浓翻研池汁,眼前零落秋云湿。曾看月上海天高,水冷骊龙抱珠蛰。
何当酿得酒如川,日醉北窗高枕眠。底羡凉州二千石,题诗日寄瀛洲仙。
寄庞山人士南
为问庞居士,年来安稳无。高閒唐陆羽,清逸宋林逋。
竹里茶烟细,梅边鹤影孤。逃名浑未许,好句落江湖。
写秋林高士图并题
我昔山中日日闲,不因临水即登山。而今役役风尘里,此趣犹存点染间。
活水源
池水清不竭,正尔源头活。未放入江湖,恐成烟浪阔。
写竹赠友人
雨过南坡翠藓深,几竿苍玉弄春阴。当年新种才生笋,闻说而今已作林。
新居
近搆行窝殊可爱,短篱蓬屋小窗纱。休言暂住非真宅,偶得安居即是家。
雨过近移官寺竹,春来唯欠故园花。落成不待宾朋贺,新水铜瓶自煮茶。
月夜过瞿塘
瞿塘滟滪足风波,一叶官航抵暮过。峡尽顿看江路阔,山开尤喜月明多。
图分八阵石犹在,柱锁重关铁未磨。惆怅英雄俱已矣,令人千古独悲歌。
为家兄以中写归乐图并赋诗以寄
半生行役走风尘,年老还家乐更真。遥想岁时欢聚处,可能相念未归人。
送永嘉赵惟善之北京司仓
赵司仓,初辞阙,一鞭远冒燕山雪。燕山雪满河冰结,酸风刮面肌欲裂。
长安沽酒与君别,酒酣不觉双耳热。呜呜作歌歌激烈,烦君为我同击节。
试看昭王台,黄金致英杰。黄金散尽台已空,至今士气何曾歇。
幸并际昌期,沈沦尽超越。班资正为贤才设,况君年壮才更哲。
鹏化南溟十万程,君今始上青云辙。肯为儿女情,临岐动悽切。
丈夫要使心如铁,江南梅花为君折。路长勿使音书绝,两地相思共明月。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396篇诗文
寄邓舜英
寄赠任给事中
送胡直秀才下第归南京胄监生
种竹月馀稍觉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韵慰之 其五
写竹寄赵叔平
代作送大学士黄静庵先生拜封归永嘉
题清适轩
忆故妻
题画赠刘巡检
晓发通州望京阙作
代雪洲端阳招客
寄沈徵士
送殷叙宾
元夕赐宴观灯应制 其一
凤台春色
题雁 其二
楮窝
题江村渔隐
澹云巢
过沈修撰留酌醉后书赠
赠蒋御医用文
题风雨竹
篷庵
写竹于沈诚甫来青楼壁
月篷轩
夜发资县
送杨昂从戍
双梧草堂图
写竹 其三
舟中晓望都城有怀诸公
南归沁州道中晓行
过淮安送周文威归吴
五月蒙赐衣五端
题杏花春色卷
送王生还钱塘迎养
谢吕先生惠幅巾
深静轩为云石长老赋盖取杜少陵竹深留客处荷静纳凉时之句以扁其轩 ...
访陈羽士道宁因赠
四时绝句寄题皆山轩 其二
送谢长司归山西守制
和董校书秋香十咏 其九 餐菊
题华节妇卷
题竹寄浦懒翁 其一
题胡学士从叔祖母曹氏死节卷
题士女戏婴图
送郑尚书致仕
米家船
倭扇谣
题看山楼
四时绝句寄题皆山轩 其三
送叶经历致仕归建宁
寄浦懒翁
峡中杂咏 其一
寄古铁先生
送鲁府黄谦纪善归莆田
题海榴靛瓮鸟
送僧怀师古庵住惠山并写竹枝以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