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绂
不到小姑今十年,望中风景尚依然。庐山金削遥天外,汉水绿浮飞鸟前。
祠下女巫鸣赛鼓,沙头津吏官船。登临重觅旧题处,崖石岁深萝薜牵。
题赠秋林草堂图
书剑飘飘年复年,感侯相见即相怜。行藏只说都由已,穷达宁知却在天。
远塞关河迷落日,故山庭院锁秋烟。多情猿鹤应贻诮,荒却当年种秫田。
和董校书秋香十咏 其三 催菊
种尔酬佳节,节过开尚迟。纵令迟更好,争似莫愆期。
送叶经历致仕归建宁
十载塞垣外,一身戎马间。拜官才受赏,谢病却投閒。
黄菊晚连径,白云秋满山。趣多那可及,怅望送君还。
风雨溪居
宿云暗溪树,新涨没莎渚。幽人正酣眠,茅堂闭风雨。
题画和俞嘉言韵 其三
新开竹下扉,地僻往来稀。邻曲东西巷,牛羊晚自归。
送杨昂从戍
溪口停桡别故人,临行不觉泪沾巾。一身囊橐亲同旅,满眼松楸托近邻。
蛮洞晓云晴复雨,瘴乡冬日暖如春。于今圣主多恩泽,久屈应知渐可伸。
题邹园十咏 其二 水石轩
人生贵自适,于焉乐所遇。开轩水石间,无限湖山趣。
寄古铁先生
鹤发童颜九十翁,数间书屋住溪东。通仙每得悬壶术,遗世长思荷锸风。
春暖酒醅浮瓮绿,夜深丹火伏炉红。别来高致空怀仰,何日从容语笑同。
挽廖检讨先生 其二
玉署编书未及完,佩声无复上金銮。可怜残藁留遗箧,掩卷令人不忍看。
峡中杂咏 其五
崦里山高多昼阴,未昏烟景暗秋林。停舟晚饭舵楼底,犹有夕阳明远岑。
为游伯瑰题静观卷
群动日扰扰,何由止嚣烦。我心一以静,庶或澄其源。
天高四山寂,日落孤云骞。至理无不在,朝市同丘园。
君应领斯妙,吾亦忘吾言。
王止中先生来视其甥庶子黄君既而还永嘉因送之 其二
春水初泮水微茫,千里家山一叶航。随处迟留即行乐,计程灯夕过钱塘。
送郑御史致仕归义门
壮年从宦老京华,历仕先朝岁月赊。自入宪台频揽辔,近承优诏许还家。
金颁内帑衣裁锦,宴锡南宫帽压花。如此恩荣光阀阅,向人称说信非誇。
戏贺俞行之纳宠兼简同舍谢郭二秀才发一笑粲 其二
金猊香冷酒微醒,银烛光残月正明。今夜情怀非别夜,有人低语唤卿卿。
寄德常先生
杖藜时复到山城,鹤骨清癯步履轻。不是里胥催过割,定因官府报开耕。
黄花绕径秋霜晓,红稻登场宿雨晴。闻说近看庄子熟,满群家雁尽能鸣。
送赵佥事之福建任
鸾栖淹枳棘,鹗荐出风尘。重寄藩维任,荣迁耳目臣。
拜恩辞北阙,佥宪入南闽。驿路梅含笑,都亭柳带颦。
马行吴地晓,帆度浙江春。厅宇榕花合,园林荔子新。
好山供日咏,列郡待时巡。本在纠弹职,宜加抚育仁。
威声销墨吏,疾苦拯黎民。伫听廉明誉,君无让古人。
双梧草堂图
花落莺啼春复深,双梧交映昼沈沈。烦君为扫亭前石,待我归来看绿阴。
哭林侍讲
早登科第占魁名,载笔曾同客两京。夜静玉堂邀看月,春深丹禁坐闻莺。
才华未及施经济,交谊宁知隔死生。老我情怀怕伤感,不胜双泪为君倾。
著存
禄养既莫逮,何由展诚爱。随寓供蒸尝,庶或吾亲在。
题明皇听贵妃弄笛图
笛弄霓裳月正秋,三郎侧耳复凝眸。当年听谏如听曲,车驾应无幸蜀忧。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396篇诗文
活水源
适閒翁以松蕈风销见饷以诗戏呈
松筠轩
用韵赋荷花灯
篷庵
送僧怀师古庵住惠山并写竹枝以赠
病中雨夜二首 其二
为夏叔度写葡萄于雪洲之上因赋叙别
湘潭晓云 其二
哭亡兄
过梅花堂
为张生写竹
送任大参勉之福建
送大学士黄静庵先生拜封归永嘉 其三
题何雅言古柿山房卷
送谢长司归山西守制
九华仙掌
写竹 其二
送吕永明复任饶州司税
松溪书屋
送朱叔服还江西写送别图并诗于上
潼川驿宰潘君复任持卷求诗
夜宿丹阳道中
送李教谕之无锡
为项御史题张真人所画章台春晓图
盆里黄杨
写秋林高士图并题
题荆州刘给事子伟赠行卷 其三
梁不移先生以诗示其子修撰用次其韵
梦两儿
南归沁州道中晓行
中秋宴集分韵得青字
题画双鱼
沧浪濯足图
种竹月馀稍觉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韵慰之 其五
题清适轩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 其一
挽筠涧解先生 其一
写墨竹遗人
题画赠李医士士文
送永嘉赵惟善之北京司仓
题静庵卷为黄学士乃尊作
寄邓舜英
谢吕先生惠幅巾
喜家兄以中自滇南归
用韵元日早朝和邹先生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 其三
为楮府高先生赋牧云歌
过淮安送周文威归吴
送吴中书南京复职
题卞长史山水图
送范宗辉归四明省亲
挽徐母
胡祭酒索写洪厓图依韵奉荅辞之
送吴掾郎礼归无锡省亲
送松溪宰周景辰调连城
四友轩为陈考功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