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绂
入郭归来欲暮天,数峰残照半溪烟。悠然濯足沧浪上,怕带黄尘上钓船。
挽李母
闾里共称贤,中途丧所天。教儿登显仕,抱志卒馀年。
京国舆灵榇,横山入墓阡。铭文书琬琰,尤足慰重泉。
送叶经历致仕归建宁
十载塞垣外,一身戎马间。拜官才受赏,谢病却投閒。
黄菊晚连径,白云秋满山。趣多那可及,怅望送君还。
对雪再用韵
一天风雪又深冬,添得诗人兴趣重。压树只疑花扑地,看山无复翠为峰。
管弦沸沸青楼酒,台殿盈盈古寺钟。忽听阳春歌绝调,令人不和若为容。
为荥阳宰沈彦初写竹 其二
吏散庭空罢晓衙,湘帘深映翠交加。清风一榻琴三弄,笑却河阳满县花。
送僧怀师古庵住惠山并写竹枝以赠
泉声山色古今同,师去尤能继若翁。临别自惭无可赠,一枝聊为助清风。
写竹赠友人
雨过南坡翠藓深,几竿苍玉弄春阴。当年新种才生笋,闻说而今已作林。
晓入清河舟中眺望
风帆晓入清河口,野岸晴飞白鸟群。水入淮流千里合,路通齐地一支分。
驰心辇下常看日,回首江东已隔云。试问县楼应不远,夜来更鼓月中闻。
病中雨夜二首 其一
不眠孤烛在,风雨送凄凉。病骨秋加瘦,羁愁夜并长。
自应强饮食,谁复问衣裳。蟋蟀如相念,时来啼近床。
为翰林典籍沈民则题乐琴书处
沈君搆华轩,藏书复藏琴。书以载古道,琴以传古音。
古人不可见,唯此悦我心。我心既自悦,外虑俱销沈。
凉生深竹净,日转高梧阴。弦诵苟世守,奚须满籯金。
寄题住长老万竹深处
万竿森立翠交加,苍雪纷如天雨花。风度微凉侵贝叶,月明清影覆袈裟。
林深灯暝时闻磬,径里烟生自煮茶。何日相过参玉版,禅关尤恐碧云遮。
送李教谕之无锡
送别都门酒满卮,吾乡今喜得贤师。中朝乡值文风盛,后学应蒙化雨施。
雁度江淮霜落早,马行齐鲁雪晴时。故人相见如相问,为说年来鬓已丝。
韩蒙庵先生同留夏雪洲馆中韩以诗留别遂次其韵
閒身江海上,世事每嫌听。吟藁逢人论,扁舟到处停。
雪销新水绿,云尽远峰青。何事思归早,潮生未满汀。
送郑州同知
考绩上铨衡,三年喜政成。郡人多颂德,朝士半知名。
落日孤城远,秋风上马行。遥知溱洧上,父老久相迎。
送张邦达之四会
送君之四会,接境近番禺。夷獠居相杂,炎凉候颇殊。
时清销瘴疠,地广辟膏腴。政绩三年后,应知德化孚。
和董校书秋香十咏 其三 催菊
种尔酬佳节,节过开尚迟。纵令迟更好,争似莫愆期。
夜发资县
过雨晚来凉气好,征鞍夜发肯迟留。月华鞍路皎如昼,风叶满山浑是秋。
度水柝鸣津口逻,隔烟灯起驿边楼。驱驰本亦勤王事,添得诗情分外幽。
题雁 其二
声满衡阳月正明,相呼相唤总关情。人当客夜孤眠处,听此能无忆弟兄。
病中述怀二首 其二
问年才五九,底事便奄奄。壮志逐时减,新愁与病添。
日晡思啖粥,风冷怕钩帘。有客来看命,犹谈蔗境甜。
题画和俞嘉言韵 其一
小径没芳草,衡门掩落花。身閒常懒出,不是薄韶华。
塞上杂咏用耦武孟韵 其一
漫天风雪掩穹庐,客里谁来问起居。忽报乡人喜新到,寄来犹是隔年书。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396篇诗文
为游伯瑰题静观卷
峡中杂咏 其八
送朱叔服还江西写送别图并诗于上
聚玉堂为吴主簿赋
送端木员外孝思养病归溧上
上邑宰韩相公三十韵
题枯木竹石寄马桓仲
送陶给事德温福建阅武
为夏叔度写葡萄于雪洲之上因赋叙别
胡祭酒索写洪厓图依韵奉荅辞之 其二
挽徐母
送杨得昂
月夜过瞿塘
写竹赠廖纪善
寄匡世德
梁不移先生以诗示其子修撰用次其韵 其二
作平湖秋色图题赠陆彦玘考功
和韵赠徐子铭
王止中先生来视其甥庶子黄君既而还永嘉因送之 其三
题邹园十咏 其六 桂屏
题士女戏婴图
题画赠李医士士文
题看山楼
题竹寄浦懒翁 其一
送范宗辉归四明省亲
题枯木修篁图
寄示大儿默
閒居与沈修撰小酌写枯木竹石遂题
谢吴中寄惠佳茗
题清适轩
仍翠楼为金溪赵公理赋
题风雨竹
著存
送陈尚宾还靖州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 其二
丰城剑气
北京八咏 其四 太液晴波
湘潭晓云 其一
雪夜与乡人旅邸中小酌
九华仙掌
挽廖检讨先生 其三
逢武当道士李幽岩用王修撰韵
长占烟波卷 其一
次韵咏独鹤
写竹寄琴士张逢吉
梅花灯
写画题赠苏性初归吴
写竹寄赵叔平
题静照轩 其四
代作送大学士黄静庵先生拜封归永嘉
暇日读楞严经偶成
写竹 其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有作
题静庵卷为黄学士乃尊作
寄乡友沈得渊
四时绝句寄题皆山轩 其二
题江雨轩为耦武孟作
东昌与陈德耔夜别
题画赠刘巡检
寄画题寄偶武孟先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