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秋杪正愁予,逢君忆岁除。颓然泉上酌,慰我独离居。
烽火惊初定,田园意转疏。平生匡国愿,早上治安书。
途中暑寄所知
旅泊淹中夏,愁添毒热新。时逢隔水骑,相顾满衣尘。
择木频移荫,贪程更问津。不缘趋捧日,长作北窗人。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八
天临北极郁崔嵬,玉帛年年万国来。君王二月南巡狩,春水朝宗江汉回。
夏夜同唐应德王道思寻顾与新清溪别业主人追至设燕
扶疏嘉树荫清流,卜筑曾闻顾虎头。乘兴不须题凤字,逃空聊复上渔舟。
忽逢名胜尊前集,好伴沈冥物外游。湖上秋风芳杜晚,月明相忆仲宣楼。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五
灯下酣歌击唾壶,匣中龙剑夜噫呜。太平不用黄公略,閒与儿孙说阵图。
铁瓶草堂二首 其二
乔木不知年,茅堂锁昼烟。人疑扬子宅,门有米家船。
隐迹山南雾,将雏冀北天。晚成良有会,莫自惜华颠。
采莲曲 其六
去觉横塘近,来惊初路遥。因听竹枝曲,倒把木兰桡。
南湖耕雨 其一
远近春鸠鸣,一村竞田事。老人抱瓮来,搰搰亦何意。
和龙冈送白洛原将命护作因得归沐
画省犹牵袂,征帆动渭浔。九重将异命,千里惬归心。
□□□□□,幽居忘越吟。我亦多乡思,金门聊陆沈。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 其一
长安三月共鸣珂,又见輶轩向潞河。草色千村梅雨暗,蝉声两岸麦风和。
倚门正惬清秋望,负弩重看故里过。闻道江淮多赤地,凭君一问岁如何。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六 蔷薇
密蕊与繁枝,参差间竹扉。红芳虽自媚,绿刺罥人衣。
文衡山枯木竹石为汝湖学士题
衡山老人得奇趣,坐向寒空写枯树。孤峰嶪嶪虎豹蹲,修竹离离凤凰翥。
邓林从此失珍材,碣石谁为徙天柱。吁嗟不独模形似,劲质清标更生气。
槎枒不作妩媚姿,礧砢应无媕婀意。忆昔山空薮泽深,樵夫牧竖时窥侵。
一朝点染入绢素,始信志士相知心。洛阳三月春可怜,黄鹂碧草同娟娟。
桃李花开玉楼曙,梧桐枝拂金井寒。西风野外动秋色,平芜惨淡生苍烟。
何如此石还此竹,古木千载俱依然。吁嗟亦有王宰山水韦偃松,苦心白首徒为工。
寄赵孟静 其二
旧爱山中宿,因成方外游。写经多施寺,草赋独登楼。
耿介于陵子,栖迟马少游。未能谙蜀道,梦尔到沧洲。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二 萱
芳丛杂芝蕙,称此北堂幽。为园自可乐,那必尔忘忧。
代贺张尚宝两岁生两子即罗峰阁老子也
丞相好推贤,金貂七叶传。恩遗掌玺日,庆发梦熊年。
玉树看双植,桑弧喜再悬。惭余汤饼客,秋至又登筵。
钓台吟送人之桐庐 其三
赤符久已定长安,只合归来把钓竿。后人不读樊英传,肯信人间行路难。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四
双阙遥瞻龙虎旗,金根羽盖自葳蕤。君王不遣先除道,沾洒分明待雨师。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五
云车清夜度千门,雷鼓轰轰河汉翻。帝座暂临南楚分,前星正照太微垣。
王子裕百花图 其三
传道昭君昨入胡,后宫留得美人图。红妆翠袖分相向,只恐君王误一呼。
题文岩画端
远山近山澹空翠,天风迢迢吹薜荔。溪边野桥石乱倚,林扉昼扃花满地。
主人独归如有迟,黄精饱饭松醪醉。山深不解名与利,练袍芒鞋了生事。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六
惠山泉品逼中泠,阳羡仍留楚颂亭。种橘煮茶应不俗,懒看踪迹逐浮萍。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咏菊十首 其一 梅花菊
为王允宁赠妇四首 其三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二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题碧山
宿益上人房
和玉溪学士斋夕有感韵二首 其一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三
芳洲为袁御医题和唐荆川韵二首 其一
拟明月皎夜光
拟汉将行
拟去者日以疏
寿沈德夫母
芳洲为蔡长卿题
闻朱从龙下第诗以慰之
送姚友竹二首 其一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三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一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 其三
送朱月河判雷州二首 其一
寿陆用之父怡閒
王侍御席上观画水
题石溪
问故园
拟驱车上东门
观出军十首 其二
游仙三首 其二
代作贺介溪生孙一首
送高都谏倅广东藩幕
送邹学士赴南京
寄王允宁用旧赠韵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四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二
送邹均敷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四
送徐槐溪
观出军十首 其四
茹澜堂号诗
乘月寻藕华居
送骆两溪谢病还武康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八
乡园偶成
澹庵诗
九日同序翁邵园赏菊赴李蒲汀之约用旧韵
和钟石学士斋夜见雪拗体二首 其二
云龙山寺独眺次壁间韵
登孤山用唐人张祜韵
会同年二首 其二
咏淮南八公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二
芳洲为袁御医题和唐荆川韵二首 其二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二
送人下第归荆溪
迎恩寺二首和韵 其二
南湖耕雨 其四 桃溪晴月
郑泰陵诗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七
观出军十首 其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