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野树苍苍散夕晖,天门西望翠华飞。微臣未解风雩乐,独咏皇恩泛马归。
萱节图为俞汝承题
有草目以萱,英英倚孤岑。皎皎岁寒节,风霜讵能侵。
北堂宁以清,耿耿怀素心。一朝结芳实,蓺之琼树林。
再赠唐荆川二首 其二
草深门径往来稀,泽国风霜满薜衣。苦节喜为贫士咏,遗荣久食故山薇。
春邀田父看分社,夜对邻僧话息机。却怪鵔鸃冠尚在,岁时聊着戏庭闱。
拟去者日以疏
来者未有极,往者良已矣。道傍垄成行,日夕多风雨。
黄蒿塞墓门,飒飒青枫树。重关扃幽泉,蝼蚁相料理。
悲彼远游人,不如疾归止。
题张学士仰宸楼卷
仙阁岧峣逼紫垣,兰台新赐出君恩。江光夜共青藜照,山翠晴当锦帙翻。
盛事未论三万轴,多书欲问五千言。碧山莫动焚鱼兴,紫诰黄麻宠正繁。
寿陆颐斋七十
七十健逢迎,知君善养生。笙歌娱晚景,车马杂春声。
鹤唳闻应惯,茶经著始成。汉庭方贵老,章服此时荣。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一
丙夜天门金锁开,珠旂葆羽拂仙台。櫜鞬跃马新都护,夹毂前驱万乘来。
詹司训守贞义训卷
早慕共姜节,还誇孟母贤。尔来授经处,应废蓼莪篇。
追送陈澄江用章水东韵 其二
炉省追陪忆往年,留连何必对芳筵。封陈亦自须蒲阪,借寇还宜念颍川。
故国春光难忘却,清灯心事共犁然。使君异政屏风在,况有当时能荐贤。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一
射策当年第一人,秋风感叹二毛新。羽书昨夜甘泉道,知尔封侯骨相真。
又治徵卷
海北湖南万里程,去思时复颂番君。弦歌岂为营三径,却望虞山多白云。
柬卢浚卿移居
年来频卜筑,只傍帝城西。省树寒犹绿,宫莺春早啼。
官閒成小隐,身病惬幽栖。况是卢敖宅,红尘未许迷。
吴廷宣父母双挽
鹿门栖隐处,耕织自相依。忽此歌狸首,初因哭少微。
梁鸿山下宅,孟母室中机。寥落那堪问,空馀明月辉。
采莲曲 其六
去觉横塘近,来惊初路遥。因听竹枝曲,倒把木兰桡。
登孤山用唐人张祜韵
兀坐俯孤岑,翛然出世心。烟霞千嶂晓,桑柘半溪阴。
鹤去亭犹古,人幽山更深。已看尘迹远,况复近东林。
咏菊十首 其一 梅花菊
彭泽高人里,孤山处士家。清明迥相映,草树亦交花。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三
年来章奏满公车,总道遐方困未舒。君王一出怜民隐,扶杖山东听诏书。
拟汉将行
单于近猎天山东,长城火接甘泉红。汉皇裂符徵武猛,羽林十万皆从戎。
甲光晃晃迎朝日,吴钩楚练何辉赫。挥鞭直断黄河流,积鞍远蔽阴山雪。
将军新受九重知,陇西雁门交出师。鱼丽昼结风云阵,燕尾晴翻龙虎旗。
寒沙飒飒塞草白,苦雾苍苍迷远碛。帐下飨士日击牛,军中贾勇争投石。
少年本出五陵豪,死生意气轻鸿毛。金鞍被就千金马,玳室横装七宝刀。
誇马持刀时睥睨,一朝关塞烟尘起。鞍后手悬冒顿头,囊间尽馘天骄耳。
转战那知瀚海穷,幕南已觉王庭空。捷书朝奏明光殿,卫霍谁论颇牧功。
君不见冠军意气何扬扬,轻车刀笔徒自伤。军中流涕亦徒尔,祁连古垒犹相望。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三
四户啼螀乱,秋阴欲上阶。菊花收作枕,草蔓缉成鞋。
得句先书壁,因琴别置斋。溪云与山月,总不费安排。
追送陈澄江用章水东韵 其一
两月相逢已隔年,翩翩征袂忽离筵。青春剑佩明秦岭,细雨桑麻绕涑川。
莫恨一麾犹出守,须知五马亦峨然。傅岩今日经行处,更访当年版筑贤。
送杨都谏谪贵洲
子云羞执戟,万里去金门。衮职将谁补,玄文祗自论。
衔恩鸡舌在,涉险马蹄翻。为问居夷好,一官聊避喧。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送沈夷斋 其一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三
送南丰尹高文明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 其一
赠青乌家
题何兰幽谷卷代
天柱篇赠徐子芳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四
吕梁题养素轩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二
拟驱车上东门
寿嵇川南母 其四
左顺门问安同郭允新作
闻朱从龙下第诗以慰之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四 蝴蝶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四
砺峰上元燕会卷和韵 其一
宿益上人房
送全翁掌教常熟
初入都寄亲知
送万容斋通判南雍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二
补送骆尹敖欧四年兄使诸藩二首 其一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三
题刘氏雪竹图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兰石为华氏作
月溪号诗
观出军十首 其四
得家书三首 其二
午日途中忆诸弟
闻人氏五十寿诗 其一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五
游仙三首 其二
拟青青陵上柏
南湖耕雨 其一
挽吴白楼尚书
咏淮南八公
数畴兄以病阻看花之约作诗见遗次韵答之 其二
代贺张尚宝两岁生两子即罗峰阁老子也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二
陈封君六十双寿
贺王允宁移居二首 其一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一 葵
奉和数畴兄病起之作 其一
登镜光阁
王母歌 其四
南湖耕雨 其二 河洑渔梁
王子裕百花图 其四
观出军十首 其八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 其二
托翁雨宿浣花草堂和韵二首 其二
铁瓶草堂二首 其一
观出军十首 其六
送沈夷斋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