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花开心事已蹉跎,每怨春多恨转多。赖有黄花相慰籍,不知风雨又如何。
始闻新蝉
芳草斜阳步绕池,孤蝉忽叫发高枝。去年忆在南山驿,千树南风乱噪时。
送张景则归天台
浙江东去有名山,路绕天台雁宕间。我未得游空惆望,是君乡里喜君还。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 其三
阁晚飙初歇,池萍水不漪。众禽鸣未定,独鹤宿常迟。
无闷杯仍酌,多眠枕屡欹。黄梅时节里,常是雨丝丝。
次韵看花四首 其三
柳叶齐舒荻笋长,陌头无复踏春阳。强将花瓣都收拾,赢得罗衣几日香。
次衍师韵
偶因故人留,不遂林下期。遥知看月处,为我立多时。
悼胡氏妹
丝萝既难附,蕙兰宁易亲。每稽通淑问,那忘结素姻。
泪馀巾上粉,魂栖帐底尘。窗花始愁旦,墓鸟亦悲春。
欲邀千古月,照此九原人。
次韵高季迪喜予北归相访江渚之作
客里频思大树村,归来还喜旧情存。十年梦寐还诗寄,千里风霜藉酒论。
江上衣裳冬倍冷,竹间窗户昼犹昏。从今会别非遐远,不学梅花易断魂。
题桂烛芳上人古香台
花擅秋时盛,根自月中分。浥露何须折,因风不待闻。
茗瀹承芳气,兰爇让幽芬。心清归妙悟,今古奚足云。
题逸人陋居
小径入幽林,斋房住更深。废垣花蔓葛,荒圃草迷参。
藏帖存家业,脩方寓道心。几回舟过处,柳下记相寻。
过妙智院临西涧望海虞诸山得尘字
来问东林社,行吟西涧滨。水痕秋更浅,山色雨如新。
落木无栖鸟,扁舟有去人。欲因寻石室,深愧客衣尘。
赠古心上人
已断乡山念,聊随云水缘。时时惟礼佛,处处即安禅。
半偈心曾契,三衣体自便。遥知明月夜,趺坐降诸天。
答高季迪酒醒闻雨 其一
高城月黑罢鸣笳,寝舍风多烛易斜。醉里归来忘夜半,雨中惊不似山家。
游西余山寺分韵得绿字
宝林被溪阴,真境开山曲。僧居慧日深,佛处慈云馥。
座莲呈古青,阑桂敷新绿。水定育灵鱼,花奇致驯鹿。
胜因托同游,清景行相续。一从离喧嚣,终怀老岩谷。
题赵道士山居
閒心与世忘,远住白云乡。种玉旋开地,藏丹别置房。
禽鱼各有乐,椒桂本同芳。已谢来辕久,从教径路荒。
山中琴兴
岩上露初霁,旭日照高林。古涧云萝窈,孤亭松桂深。
鸣琴始成调,流水复同音。为问山中客,谁知静者心。
陪牛进士冯明府宿遂初庵得心字
山中因访古,方外遂幽寻。曲径缘回涧,高标出寻岑。
舍舟留北渚,借屐过东林。野色兼寒色,云阴助夕阴。
烟波皆客意,猿鸟共閒心。风引虚林磬,泉流别院琴。
褰帷萝蔓入,扫壁土苔侵。花韵空禅性,松声学梵音。
翻经仍用贝,布地不须金。小舞阶前鹤,微鸣柳外禽。
鸦昏争寻集,蛩冷罢孤吟。树影分邻屋,秋声急暮砧。
平芜供远望,密雨值登临。景胜驱尘想,形忘浃素襟。
几筵寒阁静,灯烛夜窗深。旨蓄僧开供,芳醪客自斟。
黄柑来野市,紫蟹出溪浔。契合元非旧,情亲已独钦。
知师甘寂静,愧我叹浮沉。明日天边去,何时重盍簪。
丁未六月廿八夜作
画马 其三
立仗归来出御堤,圉官为解锦障泥。春流芳草无人渡,得向东风自在嘶。
寄道场长老渭清远
逍遥佛境居,性相自如如。说法神龙卫,传经宝象舆。
乳花香积供,贝叶梵天书。一自游方后,春来出寺疏。
次韵高翰秋启喜予见过之作
相逢已似恨来迟,况是秋风欲尽时。念我身便秋下服,喜君家富箧中诗。
清江杳杳曾行路,黄柳萧萧旧折枝。无限樽前云共鸟,应知此处感离思。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菊竹梅竹 其二
秋晚次高推官韵
怀李三庄
题杨补之十梅 其九 实
秦淮客舍除夕呈大兄
送马敬常县丞
李逸人同川药隐
三妇词
蜀山书舍图
自南坞还蜀山途中有作
春江送别图送松江王尹 其一
过东园有感
题张来仪怀友诗后 其一
赠朱道士默斋
题田家
戊申正月试笔
咏情
问谋佺二上人病 其一
陆云
题明皇夜游图
菊竹梅竹 其一
寄金子肃
送王主簿
寄赠李道士
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
寄佺讲师
霅翁海棠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三 麈尾
江边秋柳
兵妇归七日夫卒乃抱骨赴水逸其姓名因为之赋
喜高记室了上人见过
箭泾
赋陌上车送穆德敬
徐沟道中与叔谦相失明日因寄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三 嫩
藏春轩
击筑行和高季迪韵同张记室宪赋
次韵杨孟载观芍药作
荅宋仲温见过不遇之作
午日西庵雨中对榴花
登东林塔
松路山岩图
己酉八月十七日夜泛碧浪湖泊浮玉山对月呈席上诸公
钱氏池园燕集得春字
閒行 其二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一 水
扬州僧舍见花有感
九月十六日陈逸人旭访余蜀山中明日将还武塘因赋此送别
吕山人客圆明精舍有赠
题镏生柳庄
夜坐次张士行太常韵
贾客行
次韵杨孟载感故园池阁 其三
重游道场
元宵遇雨
寄方山人借道书
送客至东迁精舍次董著作韵
夏至日北涧自留坐怀一二知己
赋荷送陈进士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