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送吕庸南
雪色上征衣,云沙雁自飞。去家千万里,只解送人归。
送赵乡之杭州
何处歌声怨别离,夕阳亭上送君时。南风似为行人惜,欲使扁舟逆上迟。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一 水
缥缈仙姝粉黛妍,静临寒碧照婵娟。冰肌亦是鲛房种,不独凌波有洛仙。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三
几欲高眠畏夜寒,又思月色起来看。及来看月翻多感,不似眠时意少安。
喜高记室了上人见过
晨起扫閒斋,凉风叶满阶。吟邀邻友和,坐喜野僧偕。
雨意宜深竹,庭阴得古槐。清樽常自满,能不写幽怀。
卧佛宣讲师经院赠李道人得处字
来寻讲院僧,遂到看经处。疏云翳凉霄,竹色映逾暮。
入深鸟惊喧,回飙落高树。喜逢方外友,遂适林中趣。
瞻咏更徘徊,偶然忘去住。
閒行 其二
绿树黄鹂处处山,偶从溪上看云还。人生未许全无事,才得登临便是閒。
舟中闻笛与张文学同赋
何处渔汀晚棹回,笛声似为水云哀。相逢莫怪频垂泪,曾向梁园听曲来。
送赵克常归楚
避地吴门久,还乡楚郡遥。开田仍负耒,卖药每携瓢。
梦逐归云度,心同去旆迢。到依鱼市住,饮赴里人招。
海色霞生岛,江声雨送潮。不堪先陇上,松柏半萧条。
巨峰林馆图
林峰散芳气,泉木摇空濛。云房三十六,窈渺烟霞中。
羽人晞发罢,日出千花红。长吟招碧凤,小舞令青童。
融心醉玄液,逍遥凌八风。
伤往
忆昔始结发,相期终暮年。宁知当壮时,中路忽弃捐。
春芳每增恨,秋月复娟娟。嗟我客异乡,尔魂落夜泉。
儿生缺抚育,赖有兄嫂怜。今夕已及期,一念一涕涟。
展转不能寐,起坐馀灯前。
送张文学
芳筵趣新饯,商琯默秋声。淡淡川星没,遥遥海雁征。
维舟延客景,看路计归程。以此迟留意,聊将畅别情。
题杨补之十梅 其二 影
瘦木成阴颤晚风,几随寒月上帘栊。横斜何处看偏好,只在清溪浅水中。
同季迪宿丁至刚南轩
郑静思少监山庄
秘书解绶还山日,移得全家住白云。閒里樵渔教子习,老来药茗赖僧分。
双岩树合千层绿,百嶂霞明五色文。此去石桥原不远,钟声只在座中闻。
登东林塔
孤峰元绝汉,层塔更凌空。轮相超三界,铃音韵八风。
烟萝登已尽,云水望何穷。自喜身强健,来居杳霭中。
过妙智院临西涧望海虞诸山得尘字
来问东林社,行吟西涧滨。水痕秋更浅,山色雨如新。
落木无栖鸟,扁舟有去人。欲因寻石室,深愧客衣尘。
广州杂咏和刘主事子高 其一
■鱼潮退馀溪卤,牡砺墙高结海沙。红豆桂花供酿酒,槟榔蒌叶当呼茶。
同唐文学肃王校书行访衍略二上人留宿真庆精舍得闻字
僧院城南僻,禅林夜见分。观心方有悟,演法似无闻。
灯影欺微月,帘阴护宿云。偶因来问竹,况得此逢君。
八月十五夜饮王扩相川别业得动字
风高海云收,月出天宇空。今夕寒暑均,适与诸君共。
欢深坐忘永,契合饮易痛。露萤寒不飞,水鸟夜停哢。
山精各潜匿,银蟾忽飞动。亭亭广寒桂,不知何年种。
我欲问嫦娥,素鸾无由控。佳节屡变更,壮心久悾恫。
人生非仙骨,有乐当自纵。惜无桓伊笛,为尔作三弄。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喜许孝廉见过赋此以谢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八 羊肠坂
杨孟载画竹
寄衍书记
游西余山寺分韵得绿字
送别沈德虔
元宵遇雨
钱氏池园燕集得春字
病中寄北郭诸友
过宁真道观
画马 其一
题倪云林竹 其四
题山果幽禽
晓过震泽
菊竹梅竹 其一
次韵别方员外
寄方山人借道书
寓舍燕
题田家
题得飞云送刘提司胜
赋得石井赠虎丘蟾书记
石帆山图
步至西余山有咏
皆山楼
送吕管勾
尉杜二寅
怀王介休
夜坐次高季迪
题全山幽居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九 沁渡
赠毛鍊师环隐
赋得释迦钵赠慧古明上人
次韵看花四首 其四
送王守敬还淮南
答故人杨宪副孟载
七夕有雨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五 颖川
过王伯时宅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二
连理木为何坰赋
姚生家菊窗
陈允中乱后归故陇营居见寄奉答
游浮玉山
哭韩景华教谕
陪牛进士冯明府宿遂初庵得心字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二 镜
夜行东湖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 其一
题谪仙像
松路山岩图
东轩芍药盛开两日雨阻未得观及往零落因惋惜赋之
题吕山人所藏马孝常周履道荆南唱和集后
次韵杨孟载梦归
秋江送别图为顾员外赋
咏鸥得苗字
送李山人还越
题张来仪怀友诗后 其一
次韵高翰秋启喜予见过之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