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携将一药筐,浣濯向回塘。根涩泥难净,苗新爪易伤。
曝时犹带湿,浸处尚流香。闻尔勤脩制,多应按古方。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二 镜
质镕藉金冶,托影待珠铅。藏将绣囊护,临向玉台悬。
全明物自照,半掩体仍圆。应当频摩拂,谁得避媸妍。
兵妇归七日夫卒乃抱骨赴水逸其姓名因为之赋
托身未稳忽成空,恩爱都来七日中。不遣此身随骨去,人间水底更谁同。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三 麈尾
山䴥谁
寄道场长老渭清远
逍遥佛境居,性相自如如。说法神龙卫,传经宝象舆。
乳花香积供,贝叶梵天书。一自游方后,春来出寺疏。
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
上将初分阃,儒官解习兵。风旗春猎野,雪帐夜归营。
洮水从岷下,祈山入垄平。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
七夕有雨
锦机织初罢,鹊桥驾始成。每是经年别,宁辞冒雨行。
云帔从教湿,月殿不须明。但尽相逢意,无语别来情。
赠陆七处士
花源入逶迤,萝房隐蒙羃。鸣禽护药阑,流云拂琴席。
扣门僧共访,赌墅客同弈。欲作山中期,从君借游屐。
病后行乐至池上
连朝卧病少閒情,乍到池边任意行。未信空山人寂寞,绿阴何处不闻莺。
怀李三庄
篱寒菊未折,墙阴草易衰。栖禽深避雨,游鱼暗分漪。
幽居自多感,况此阻良期。虽非间川岳,同晨怅离思。
春日报吴城诸友
小屋林深曲涧幽,鸟情花思两悠悠。风光满眼春如许,那得君来此地游。
端午日折榴花与允升幼女鸾鸾
猩血丛丛簇绛裙,一枝雨里手亲分。自知老眼无烦照,乞与鸾鸾插鬓云。
巨峰林馆图
林峰散芳气,泉木摇空濛。云房三十六,窈渺烟霞中。
羽人晞发罢,日出千花红。长吟招碧凤,小舞令青童。
融心醉玄液,逍遥凌八风。
郑静思少监山庄
秘书解绶还山日,移得全家住白云。閒里樵渔教子习,老来药茗赖僧分。
双岩树合千层绿,百嶂霞明五色文。此去石桥原不远,钟声只在座中闻。
九月十七日闻雁寄董庄
次韵颐浩知客
禅关临九市,喧寂此中分。宝石栖岚影,珠林带夕曛。
花间时礼塔,鹤上每招云。空界多诗景,幽吟尽属君。
题张来仪怀友诗后 其二
重读浔阳怀友诗,众中多是我相知。秋风落木乡园外,可有人能为我思。
送珣楚山还广济
一来说法众皈依,云水无心又复归。处处逢僧留半偈,时时礼佛备三衣。
斋筵赴遍人缘喜,净业修多世态违。鸡罩山前明月夜,家徒相候启禅扉。
宿彭阁
溪流处处通,舟出野桥东。小阁云停雨,闲门竹掩风。
僧迎先问候,客至只谈空。不道经离乱,清溪得此同。
答余左司
南城怅违别,北里念周旋。赌墅春同弈,听江雨对眠。
诗情空日日,花事自年年。何处思君切,牙营鼓角边。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 其三
阁晚飙初歇,池萍水不漪。众禽鸣未定,独鹤宿常迟。
无闷杯仍酌,多眠枕屡欹。黄梅时节里,常是雨丝丝。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夜卧闻邻家酒声呈季迪
九月十六日陈逸人旭访余蜀山中明日将还武塘因赋此送别
庚戌岁元日立春 其一
题桂烛芳上人古香台
题杨补之十梅 其九 实
送金子肃
次韵看花四首 其二
题杨补之十梅 其四 雪
过妙智院临西涧望海虞诸山得尘字
答胡勉秀才
李逸人同川药隐
同季迪宿丁至刚南轩
送乌程冯明府
中秋夜淮河舟中看月怀张羽
问谋佺二上人病 其二
病中示游生兄弟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八 羊肠坂
山馆喜黄校理莫先辈见过
次韵张文学见招
登广州城楼
赠陈相士电岩
题吕山人所藏马孝常周履道荆南唱和集后
赋得刘伶台送丁掾之淮安
次高二季迪留别韵
访冯信卿县令
送叶知县
题铜坞后山石
期万佥宪杜进士徐校理游张林山
新亭送宣别驾
新弦曲
题冬青十二红图
尉杜二寅
登东林塔
赋得广文舍赠李文学
菊竹梅竹 其二
舟中闻笛与张文学同赋
次蜀山别韩文学同杜校书记李逸人庄
寄周记室履道
送唐处敬赴嘉兴
回文次孟载韵
赋陌上车送穆德敬
送王主簿
送赵克常归楚
题春江云舍
瓶中插黄白红菊花
寄衍书记
题谪仙像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一
空木
游西余山寺分韵得绿字
送张山人还天平
次韵高季迪喜予北归相访江渚之作
寓舍燕
虞文学村居
圆明寺会宿次韵别吴校书
野亭读书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