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薛瑄
淮清桥下水连空,桥畔依依柳色浓。香絮有情皆作雪,柔丝无力尽含风。
楼台掩映深春后,市井凄迷暮雨中。近水向阳千万树,年年长是发生同。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五
薜荔阑边绿锦池,竹亭深坐晚凉时。忽成远道空劳想,秀色天香发向谁。
送王宪使之四川
宪使之官雪岭东,锦城楼閤倚晴空。莫辞道路三川远,正喜车书万国同。
玉节自天随爽气,轺车到日振霜风。深期雅操清如水,行看香名达九重。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
盛时京洛足鹓鸾,翁有无名与往还。剧论直穷天地外,清吟多在水云间。
荣枯任物心无系,消长随时我不关。自得人间无味乐,好诗留与后来看。
拟古四十一首 其三十九
庭树微飘落,凉气始披拂。却忆少年时,泛舟湖湘曲。
秋风起波澜,寒霜下林麓。日出江上枫,雾隐楚岸竹。
兰芷亦萧条,芰荷不秋馥。灵均旧游处,骚思方满目。
忽忽三十年,凉意复相触。《九歌》有遗辞,得意在云谷。
送金都宪镇宁夏二首 其二
西行紫诰带新泥,葱岭河隍入马蹄。列镇久应烽火息,连屯惟见稻秧齐。
远通贡篚来天外,直布皇风到海西。万里成功归有日,青云满眼是丹梯。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七
圆象无停运,大化不可留。征车既西迈,行舟复东流。
辙迹苦相背,两美焉得由。青松生涧底,白日丽高丘。
馀光不回照,直干空萧飕。去去莫复道,零露满春草。
观太极图二首 其一
敛襟坐久此心虚,静看濂溪太极图。理在象中元不杂,莫于象外用工夫。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三
霏霏朝雨润彤庭,恭逐鹓行谒圣明。白玉桥边鸣佩过,御沟春水一时生。
邹平分司杂咏二首 其二
树绕行廊散碧阴,莺啼小圃送清音。葵花无数开如锦,解是倾阳共此心。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十
双沼荷风飐画屏,一林梅雨洗幽庭。日长心绪思家国,地远衷情念鹡鸰。
细草偏从行处绿,好山多在望中青。身兼吏隐今如此,扰扰尘劳不用争。
看杨花戏作
纷纷拂拂雪花香,旋逐回风过粉墙。坐困绿阴看未足,无端春思正悠扬。
答徐广文二首 其一
三冬文史最精明,发轫香名蚤已成。政羡有才逢治世,却惭无力答升平。
鹍鹏还击三千水,鹓鹭终期一字行。会面几何知又别,高谈不尽古今情。
重题五友五首 其二 兰
几载栽培雨露深,好风披拂正关心。瑶琴一曲凭谁写,惟有宣尼解此音。
黔阳山中十首 其九
花木时光总不穷,青山叠叠水重重。欲寻真宰元无迹,祗见苍苍一气功。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七
剪烛空堂欲二更,堂前新雨夏虫鸣。每因时物思劬育,未有秋毫答宠荣。
岁月不催双鬓绿,诗书祗倚片心明。端居远想千年事,汉室还应召贾生。
元夕寄故乡诸友八首 其五
思乡无日不关情,况复春灯对月明。欲作家书附回使,归心先过洛阳城。
题赵雍画马三首 其一
逸气棱棱不受羁,苍林磨痒立多时。会应有待王良驭,掣电追风始见奇。
南京十咏 其六 凤台春晓
金陵千尺凤凰台,台上春云向晓开。绿草雨馀淮甸合,青山崖转楚江回。
谪仙此日知何在,丽句当年未易裁。定鼎只今逢有道,九苞行复自天来。
秋日过洛阳
洛阳城西今又来,飒飒秋风吹客怀。禾黍荆榛蛩韵切,昔人曾此起楼台。
湖亭小酌和张都宪韵
湖树阴阴障赤曦,湖亭偏与静相宜。坐中清气时常满,堤上红尘总不知。
莫羡游山携谢妓,何如行酒和陶诗。冰浆冰果寒冰齿,宴乐无过盛夏时。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长沙四咏 其四
出汉口五首 其三
次张都宪喜雨韵
襄阳雪中杂咏六首 其二
寄杨尚书彦谧
斋宿杂咏十首 其三
题毋处士画梅竹二首 其一
沅州己酉元日二首 其二
题张侍御质鲁斋
次刘佥宪见寄韵四首 其四
次何佥宪自学韵二首 其二
拟古四十一首 其二十一
送杨参议三首 其三 分韵得驿字
拟古四十一首 其二十
登平陆城楼四首 其二
黔阳春日杂咏六首 其三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其三
拟古四十一首 其四十一
咏颜鲁公
送廖少卿上京二首 其一
送孙俊先生致仕归鄢陵三首 其一
青城分司暮春
看鹤楼二首 其一
襄阳雪中杂咏六首 其四
简黄仲芳大参三首 其一
戏题则天乡
荅仰宗岱寺丞见贻韵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 ...
宿白马寺人家
大理后庭竹林山色二首 其一
和曾佥宪赠刘佥宪韵二首 其二
效竹枝歌三首 其二
刘广文携酒饯行
三咏汶上分司二小柏
送张福还平度州
元夕寄故乡诸友八首 其三
太平门
荥阳道中九首 其九
重题五友五首 其五 菊
连云栈道中四首 其三
题何郎中卷
寄海宁李太守
诸葛武侯冢
示昌子
醉吟楼歌为刘佥宪父赋
荥阳道中九首 其五
南京十咏 其二 玄武波澄
四景为李通政赋四首 其一
水阁二首 其二
拟古四十一首 其三十七
送张侍郎还河南
挽徐宪使三十韵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八
登平陆城楼四首 其三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