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薛瑄
逸气棱棱不受羁,苍林磨痒立多时。会应有待王良驭,掣电追风始见奇。
留别诸友八首 其八
锦瑟银筝酒半酣,离情几许旧曾谙。却怜后夜相思处,三晋山高月正南。
送王宪使之四川
宪使之官雪岭东,锦城楼閤倚晴空。莫辞道路三川远,正喜车书万国同。
玉节自天随爽气,轺车到日振霜风。深期雅操清如水,行看香名达九重。
河汾五贤咏五首 其二 段干木
冥鸿不受弋,神龙不可羁。所以高世士,孤情薄云霓。
矫矫段干木,志节一何奇。圭组岂其愿,轩冕不吾希。
踰垣犹弗见,况乃趋走之。岂徒侯国尊,凛为百世师。
送杨参议三首 其三 分韵得驿字
岷江泻东溟,岷山倚西极。江山古名秀,杨君将此适。
秋风送征帆,夜火明水驿。相忆瑶华音,看取东飞翼。
常德
百里平川古朗州,沅江滚滚向东流。竹枝留得唐人句,一曲西风碧树秋。
赠张佥宪
邂逅金陵已七年,相逢论旧意欣然。江东风纪当时振,山右声名此日传。
绿野尽耕春雨后,清霜早落艳阳前。朝端公道明如日,持宪应知数俊贤。
次黄仲芳韵二首 其二
薇省分符重黑头,天官考绩冠时流。趋朝晓日辞丹凤,去路西风跃紫骝。
自昔藩维求俊杰,只今典礼尚虞周。都门此别须珍重,还拟经邦赞大猷。
黔阳春日杂咏六首 其一
满庭落叶似深秋,好鸟鸣时地转幽。坐对青山才咫尺,会登绝顶望中州。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一
时来行堤上,春气薰人心。宛转湖山曲,隐映花树林。
芊绵草抽绿,蒙茸柳垂金。鸣鸟何间关,纤鳞或浮沈。
生物方总总,大化亦骎骎。当时浴沂者,乐意不可寻。
审录后简萧罗两都宪
碧梧鸣凤应朝阳,龙敕颁来带御香。寒冱一时颁煖气,幽潜随处发天光。
平反自可归台宪,钦恤惟应仰圣皇。还见星轺辞辇毂,恩波行复遍遐荒。
荥阳道中九首 其八
天高地阔鸟云飞,天际凉飙动客衣。万物生成看未足,满怀清思正微微。
登平陆城楼四首 其三
客愁偏向九秋多,况复登楼望浊河。相去弘农才咫尺,苦无一苇暂从过。
四景为张给事题四首 其二
百尺清潭万仞山,山围水閤下虚寒。道人已自无焦火,况在山光水色间。
连云栈道中四首 其四
总角曾从蜀道行,今来鬓发已星星。不胜爱国输忠念,无限思亲感旧情。
林外最嫌鹦鹉舌,耳边偏喜杜鹃声。驱驰万里心何惮,但保秋霜分义明。
送武昌教授
武昌风土冠南州,都博于今拔俊尤。拜命已应增士气,趋程行复泛江流。
汀洲蕙绿光风转,沼沚芹香宿雨收。还似苏湖人士盛,可无声誉达宸旒。
黔阳山中十首 其九
花木时光总不穷,青山叠叠水重重。欲寻真宰元无迹,祗见苍苍一气功。
汾河南岸看杏花二首 其一
两载东风看杏花,汾河南岸水西斜。几回驻马怜秾艳,只恐春流泛落霞。
简张都宪二首 其一
榜题龙虎旧联名,宦迹升沉隔两京。离合虽惊头并白,交亲终喜眼俱青。
滥登棘寺知无补,峻陟霜台倍有声。近得高邻亲孟氏,不妨剪烛话平生。
秋日过洛阳
洛阳城西今又来,飒飒秋风吹客怀。禾黍荆榛蛩韵切,昔人曾此起楼台。
春兴三首 其三
又是春风换物华,静观芳意浩无涯。寄语莺花休怅望,新诗已懒向人誇。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诸葛武侯庙十首 其八
河汾五贤咏五首 其一 卜子夏
登金牛驿楼
黔阳山中十首 其三
宿白马寺人家
周仪宾水筠轩
冬至二首 其一
登平陆城楼四首 其一
拟古四十一首 其三十二
宝庆喜雪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 ...
题罗御史骢马行春图
送高佥宪福建提学
忆绣荣二孙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三
题冯处士卷
挽陈先生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七
归到有感
宪台斋宿
梦与陈侍御话旧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六
卢溪冬夜五首 其一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四
挽邢检讨母
高邮冰泮发舟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六
南京十咏 其九 朝阳晓望
挽舒大尹二首 其一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 其四
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四 兰
卢溪冬夜五首 其五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
送陈脩撰使高丽
山水图为赵给事赋
寄李太亨太守
斋宿杂咏十首 其八
对雨遣兴简陈侍御七首 其七
太常许卿送菜戏简十首 其七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十六
黔阳山中十首 其十
洞庭湖阻风四首 其二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十八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八
步朱尚宝送行韵用以留别二首 其一
早度古峣关
山水小景四首 其三
观太极图二首 其一
寄题广汉张魏公读书岩
诸葛武侯庙十首 其二
挽徐宪使三十韵
送郑侍郎归省
河汾五贤咏五首 其四 太史公
再用前韵三首 其一
次同年赵侍御阻雨韵五首 其一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十
纪行口号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五
题枯木竹石四首 其二 临波春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