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早朝紫宸殿贺雪呈尤延之二首

早朝紫宸殿贺雪呈尤延之二首

宋代 杨万里

雪妃月姊宴群仙,珠阁银楼集玉鸾。
老子来看收不彻,梅梢拾得水精盘。

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 其六

宋代 杨万里

雨催杖屦却须回,捲上疏帘眼顿开。十里湖光平似镜,柳梢梢外一船来。

泊樟镇

宋代 杨万里

北地三接淅,重来四肃霜。日斜秋树转,市散暮船忙。

波捲清中白,霞翻紫外黄。汀沙浑换却,不记旧圜方。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宋代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不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不

谢傅宣州安道郎中送宣城笔

宋代 杨万里

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今日犹迟傅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

解包兔颖霜盈把,试墨山泉月一泓。老里苦吟翻作拙,撚须枉断两三茎。

送孙从之司业持节湖南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全家先遁却谁知,匹马西归也大奇。出昼莫嫌三宿恋,坏也不待七年迟。

风生折槛人无古,水绕圜桥士有师。六一澹庵乔木在,今秋新长雪霜枝。

和段季承左藏惠四绝句

宋代 杨万里

个个诗家各筑坛,一家横割一江山。
秪知轻薄唐将晚,更解攀翻晋以还。

寄题张钦夫春风楼

宋代 杨万里

乐斋先生子张子,独立春风望洙泗。四海无人万古空,咏歌一声满天地。

不应东阁胜东山,浮云于渠了不关。只馀平生医国手,未忍旁观缩袖间。

楼中古书积至斗,楼外春江绿如酒。权门得似圣门寒,万波横流独回首。

向来沂上瑟声希,由求相顾只心知。至今留取一转语,不知何咏亦何归。

正月晦日,自英州舍舟出陆,北风大作

宋代 杨万里

北风吹得山石裂,北风冻得人骨折。
南来何曾识此寒,便恐明朝丈深雪。
今朝幸不就船行,白浪打船君更惊。
只是山行也不好,笋舆寸步风吹倒。

二月二十三日南雄解舟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水没蒲芽尚有梢,风吹屋角半无茅。急滩未到先闻浪,枯树遥看只见巢。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行春莫放一日一,修禊仍逢三月三。忍遣晴光作阴雨,更将急溅涴春衫。

三辰砚屏歌

宋代 杨万里

天小紫,日淡红,相光正与日相通。一星雪白大于黍,走近相旁无半武。

吾闻三辰不并明,如何日中见相星。霜后梨花定非瑞,春秋获麟不应贵。

君不见八相十五夜向晨,东方亭亭升火轮,西有玉李伴金盆。

是时三辰正如许,君不著眼君莫论。吾家大阮嗜文字,看书到晓那能睡。

三辰并光射窗几,影落砚屏不容洗。就中相轮景特奇,桂树可数叶与枝。

炯如秋水涵荇藻,天巧此岂人能为。怀璧未为罪,借书未为痴。

公当十袭古锦帕,如何传玩十手把,不防夜半有力者。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 其三

宋代 杨万里

平生玉树伴蒹葭,晚岁春兰隔菊花。咫尺遂初堂下水,寄诗犹自怨人遐。

雨晴得毗陵故旧书

宋代 杨万里

雀声只喜晚晴新,不管畦蔬雨未匀。日与山光弄秋色,风雨竹影扫窗尘。

多时浙右无消息,忽有书来问老人。知我近来头白尽,寒暄语外更情亲。

醉眠夜闻霜风甚紧,起坐达旦二首

宋代 杨万里

玉酒醺人底昜醒,月底梅影恰三更。
只嫌老眼清无睡,不道松声听到明。

故太恭人董氏挽词五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贫是儒家事,谁贫奉直如。也无一瓢饮,劣有半床书。

妇妇能攻苦,卿卿不负渠。竟令鸿与侃,相继大吾闾。

观雪二首

宋代 杨万里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别萧挺之泉州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郎署春同宿,州麾晚卜邻。出山成底事,藉手得斯人。

名实今无对,云霄早致身。再逢应互笑,谁发不如银。

自值夏小溪泛舟出大江

宋代 杨万里

放溜山溪一叶轻,山溪尽处大江横。
舟中寂寂无人语,只有波声及雨声。

寄题舒州宿松知县戴在伯重新紫霄亭

宋代 杨万里

高高亭耸紫霄端,借榻高眠廛市间。轮奂重新无俗□,何如来此伴云闲。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其三

宋代 杨万里

径李浑秾白,山桃半淡红。杏花红又白,非淡亦非秾。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