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杨万里
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今日犹迟傅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
解包兔颖霜盈把,试墨山泉月一泓。老里苦吟翻作拙,撚须枉断两三茎。
水调歌头(贺广东漕蔡定夫母生日)
严陵决曹易允升自官下遣骑归写予老丑因题其额
玉泉半潭冰,钓台万壑雪。汝往访客星,剩挟一磨衲。
六月十三日立秋
偶送西归朝天二集与尤延之蒙惠七言和韵以谢之
梁溪归自镜湖天,笔捲湖光入大篇。倾出锦囊和雨湿,炯如柘弹走盘圆。
许分句法何曾付,自笑芜辞敢浪传。两集不须求序引,祇将妙语冠陈编。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 其三
淦客前春荷一猪,城门卖得两千馀。明朝回到石斧岭,连吃数刀今在无。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其七
谪仙下笔不曾休,句似金盘柘弹流。我欲将渠卜邻著,对披蓑笠刺渔舟。
和周仲觉三首 其一
书懒聊遮眼,诗穷只掉头。寒醒非不睡,薄醉奈何愁。
火细霜还重,风停叶自投。半生灾疾里,谁遣未休休。
子年刘郎写余老貌求赞
筠庵
故老谈李仙,晋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只鹤。
鹤本非胎生,古卵尚遗壳。千年石似坚,覆在凤山脚。
寒宵晦风雨,神光照岩壑。犬嘷鸡夜鸣,龙泣人寝愕。
祇今筠庵是,因物非绳削。当时抱破处,作门不关钥。
盖以一把茅,聊以护霜雹。遐瞻如钓翁,蓑衣逐层著。
我来验幽讨,意尚疑谚谑。雾中披羽衣,砌下脱芒屩。
入户环仰观,中空生响诺。不见朱顶雏,犹存雪色膜。
松梢双老鹳,戛然下檐角。老夫忽心惊,不敢小盘礴。
芗林五十咏 其六 退斋
争进千岐捷,辞荣一著难。生龟教脱壳,试作个般看。
晓发黄巢矶芭蕉林中
清远山前烟雨濛,黄巢矶畔水连空。旋芟芦荻炊朝饭,更斫芭蕉补漏篷。
将睡四首 其三
已被诗为祟,更添茶作魔。端能去二者,一武到无何。
雪冻未解散策郡圃
上巳三首 其一
上巳春阴政未开,寒窗愁坐冷于灰。冻蝇触纸飞还落,仰面翻身起不来。
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三首 其三
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
榕树
探梅
春傍梅梢瘦处回,小花未忍折将来。却缘久住成幽事,剩看南枝一度开。
己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其十
日影云光学镀金,好风不肯碎花阴。人言春色醲于酒,不醉衰容只醉心。
郡圃晓步因登披仙阁四首 其四
只道春来不见痕,风邀雨勒未忺人。暄云淑日消多少,花柳匆匆了却春。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二首 其二
去岁中秋政病馀,爱它月色强支吾。今年老矣差无病,后夜中秋有月无。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别萧挺之泉州二首 其一
晨炊泉水塘,村店无肉,只卖笋蕨,嘲亭父
午睡闻子规
月台夜坐二首 其二
小溪至新田四首 其三
自嘲白须三首 其二
六月九日晓登连天观
腊前月季
念奴娇(上章乞休致,戏作念奴娇以自贺)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其一
题三老图二首 其一
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于白马山下
南海陶令曾送水沈报以双井茶二首 其二
林见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纪闻悼旧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二首
芗林五十咏 其三十六 药栏
小舟晚兴四首 其四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横枝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赠阁皂山懒云道士诗客张惟深二首 其二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其三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银杏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其三
走笔谢张功父送似酴醾
同尤延之京仲远玉壶饯客二首 其二
跋符发所录上蔡语二首 其一
正月三日骤暖多稼亭前梅花盛开四首 其三
雪晴二首 其二
自彭田铺至汤田,道旁梅花十余里
和张功父梅诗十绝句 其一
过沙头三首 其一
庆长叔招饮一杯未釂雪声璀然即席走笔赋十诗 其十
秋山秋雨蚤作有叹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其七
四印室长句效刘信夫作,呈信夫
过莺斗湖三首 其三
明发栖隐寺
道傍小憩观物化
阻风乡口一日,诘朝船进,雨作,再小泊雷江
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泛舟绕孤山赏荷花晚泊玉壶得十绝句 ...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其七
舟过青半,望横山塔二首
跋淳溪汪立义大学致知图二首
披仙阁上观酴醾二首 其一
与伯勤子文幼楚同登南溪奇观戏道傍群儿
舟过桐庐三首
赠彭云翔长句
李与贤来访自言所居幽胜甚似剡溪因以似剡名其庵出闲居五咏因次其 ...
怀山庄子仁侄二首 其一
读武惠妃传
桂源铺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樊系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二 仁智堂
夜读诗卷
春晴怀故园海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