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杨万里
昨携儿辈扣云关,绕遍岩花恣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烝透粟堆盘。
寄诗北阮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折破碧团栾。
和张功父梅诗十绝句 其一
今岁柴车总未巾,孤山龙井不曾行。老无半点看花意,遮莫明朝雨及晴。
雨后至溪上三首 其三
拟借丹青画作图,退休老子作渔夫。凤凰池上虽荣贵,何似清闲看浴凫。
夜过杨州二首
冬
祗愁穷腊雪作恶,不道雪天好行乐。玻瓈盏底回青春,蒲萄锦外舞玉尘。
阳春一曲小垂手,劝君一杯千万寿。今年斛谷才八钱,明年切莫羡今年。
雨作,抵暮复晴五首
雪后十日日暖雪犹未融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日穿银笋透,风琢玉山欹。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生愁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送王恭父监丞倅潼川
淡墨抡魁政少年,蓬山璧水得诗仙。集贤学士看文笔,国子先生费酒钱。
濯锦江头频入梦,桃花水面送归船。平分风月真聊尔,不日来朝尺五天。
明发祁门悟法寺溪行险绝六首 其二
一派泉从千丈崖,轰霆跳雪泻将来。无论惊杀行人著,两岸诸峰震欲摧。
待家酿未至且买姜店村酒
奔走人都倦,檐檠酒未来。那能待竹叶,随喜唤茅柴。
芦菔仍多煮,庵摩带浅煨。深村市无肉,草草两三杯。
和张钦夫望月词
玉虫晕以贯虹兮学林之颠,阒其宵兮圣贤毕参于前。
心超兮千载,忽乎纳自牖兮光寒而静娟。吾兴视兮何祥,望舒推毂兮辚大圜。
生两仪兮虚白,饰万物兮清妍。彼何居兮轃兹,挈一规兮破幽偏。
代天兮宣精,㧖欹兮恶盈。似道兮日损,缩于一晦弦兮,万斯年而求伸。
宅天下兮至晦,镜天下兮至明。烛吾心中之月兮,贯地纬而洞天经。
吾奉月兮周旋,月踵吾兮后先。夫君寄我兮三章,招月而与寓目兮,炯笔势之翩翩。
想他日之独立兮,过庭而侍侧。谁其耳剽于玉振兮,惟此月知其然。
月不予留兮,予亦咏而归。歌三终兮谢明月,何夕复惠然兮临我于亭乎而。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
李圣俞郎中求吾家江西黄雀醝法,戏作醝经遣
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 其三
春到东园恰□□,腊前闻已破南枝。□□□□□□□,□旦元□□□诗。
野荼
去岁诸司赏物华,荼糜一会属侬家。今年不识荼糜面,却买茅柴对野花。
蛩声三首 其二
床根吟夜句冥搜,莎底啼寒泣怨秋。人世如何无苦乐,一般蟋蟀两般愁。
赵达明太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十首 其五
萍生儿子点疏星,荷捲文书立万丁。回首南高峰上塔,手中攀得玉竛竮。
自金陵西归至豫章,发南浦亭,宿黄家渡
旱后喜雨四首 其四
密洒疏飘尽自由,通宵到晓未须休。平生愁听芭蕉雨,何事今来听不愁。
偶送西归朝天二集与尤延之蒙惠七言和韵以谢之
梁溪归自镜湖天,笔捲湖光入大篇。倾出锦囊和雨湿,炯如柘弹走盘圆。
许分句法何曾付,自笑芜辞敢浪传。两集不须求序引,祇将妙语冠陈编。
六月九日晓登连天观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观田中鸲鹆啄粟因悟象耕鸟耘之说戏题二首 其一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晚望二首
新凉感兴
晓过丹阳县五首
自嘲白须三首基
积雨新晴二月八日东园小步二首 其一
桑茶坑道中
正月晦日,自英州舍舟出陆,北风大作
过吕城闸六首 其二
雨里问讯张定叟通判西园杏花二首 其一
踏青
夏月频雨
晨炊泉水塘,村店无肉,只卖笋蕨,嘲亭父
舟中晚望二首
入常山界二首
太宁郡夫人张氏挽词二首 其一
江绿道院集戊申四月九日得请补外初出国门宿
蛩声三首 其三
舟过桐庐三首
道旁店
云际寺前山顶却望幡竿鹧鸪诸山二首 其二
题临川李子经文藁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 其二
池冰二首 其一
题照上人迎翠轩二首 其二
晴後弃雪四首
舟中午睡
樊系
清晓湖上三首 其三
张丞相咏归亭词二首 其二
芭蕉三首
与子仁登天柱冈过胡家塘莼塘归东园四首 其四
刘公佐亲家奉议挽词二首 其二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 其三 庐山霁色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 其一
幽居感兴
瓶中红白二莲五首 其三
晓发黄巢矶芭蕉林中
西园早梅二首 其二
题连沧观呈太守张几仲
清明日午憩黄池镇
寄题张钦夫春风楼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银杏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浙江观
昭君怨·赋松上鸥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 其三
雨晴得毗陵故旧书
次公满秩来归,偶上已、寒食同日,父子小酌
饯洪帅张伯子华学尚书移镇京口
桧迳晓步二首
秋浦登舟阻风泊池口
旱後喜雨四首
过南荡三首 其三
春雨不止二首 其一
舟中新暑止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