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小池

小池

宋代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译文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杨万里小池注释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杨万里小池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且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 ,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 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杨万里小池鉴赏二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小池》诗意而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一诗情画意。
 

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寄题刘直卿冰壶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壶里清冰冰里人,个边无地可留尘。何时去弄池中月,照我星星白发新。

端午后顿热

宋代 杨万里

只今新暑已歊然,作么禁当六月天。飞上风前最凉处,年年输与柳梢蝉。

贺澹庵先生胡侍郎新居落成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眼高不肯住清都,梦绕江南水竹居。却入青原更青处,饱水黄本硬黄书。

剪裁风月聊堪醉,拆洗乾坤正要渠。赐宅不应公得免,未知北第似林庐。

登大鞋岭望大海

宋代 杨万里

杖屦千崖表,波涛万顷前。琼天吹不定,银地湿无边。

一石当流出,孤尖卓笔然。更将垂老眼,何许看风烟。

跋陆务观剑南诗稿二首

宋代 杨万里

剑外归乘使者车,淛东新得左鱼符。
可怜霜鬓何人问,焉用诗名绝世无。
雕得心肝百杂碎,依前涂辙九盘纡。
少陵生在穷如虱,千载诗人拜蹇驴。

重九前四日昼睡独觉

宋代 杨万里

睡思初酣过午强,起来四顾已斜阳。添糊窗隔无风气,旋晒衣裘有日香。

旧雨不来从草绿,新丰独酌又花黄。去年重九穷忙过,可遣今年更作忙。

寄题邹公桥

宋代 杨万里

吾侪一事办不曾,邹公一桥了此生。省斋先生三大字,此桥便有千载意。

今年天亦与护持,桃花春水不多肥。济川题柱吾无梦,梦借新桥作钓矶。

檄风伯

宋代 杨万里

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
泝流更著汹头风,如撑铁船上牛斗。
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
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荻摇手。

月台夜坐二首

宋代 杨万里

日落片时许,星才数点明。
须臾玉棋子,遍满碧瑶枰。
向晚垂垂雨,通霄得得晴。
秋蛩伴侬语,苦底是谁声。

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

宋代 杨万里

一点瓜香破醉眠,误他酒客枉流涎。
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头玉井莲。
初喜晓光将莞尔,竟羞午影不嫣然。
忽看吐下金樱核,蔌蔌声乾暮叶边。

水螳螂歌

宋代 杨万里

清晨洗面开篷门,巨螳螂在水上奔。前怒两臂秋竹竿,后拖一腹春渔船。

偶然拾得破蛛网,挈取四角沉重渊。柳上螳螂工捕蝉,水上螳螂工捕鳣。

捕蝉顿顿得蝉食,捕鳣何曾得鱼吃。

夜读诗卷

宋代 杨万里

幽屏元无恨,清愁不自任。
两窗雨横卷,一读一沾襟。
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
病来谢杯杓,吟罢重长吟。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其三

宋代 杨万里

暑后花枝输了春,杂英小巧亦忺人。素馨解点粉描笔,金凤爱垂鸡下唇。

正月十二日游东坡白鹤峰故居其北思无邪斋真迹犹存

宋代 杨万里

诗人自古例迁谪,苏李夜郎并惠州。人言造物困嘲弄,故遣各捉一处囚。

不知天公爱佳句,曲与诗人为地头。诗人眼底高四海,万象不足供诗愁。

帝将湖海赐汤沐,仅仅可以当冥搜。却令玉堂挥翰手,为提椽笔判罗浮。

罗浮山色浓泼黛,丰湖水光先得秋。东坡日与群仙游,朝发昆阆夕不周。

云冠霞佩照宇宙,金章玉句鸣天球。但登诗坛将骚雅,底用蚁穴封王侯。

元符诸贤下石者,祗与千载掩鼻羞。我来剥啄王粲宅,鹤峰无恙江空流。

安知先生百岁后,不来弄月白蘋洲。无人挽住乞一句,犹道雪乳冰湍不。

当年醉里题壁处,六丁已遣雷电收。独遗无邪四个字,鸾飘凤泊蟠银钩。

如今亦无合江楼,嘉祐破寺风飕飕。

读武惠妃传

宋代 杨万里

桂折秋风露折兰,千花无朵可天颜。
寿王不忍金宫冷,独献君王一玉环。

壬子正月四日后圃行散四首 其三

宋代 杨万里

双鹊营巢浪苦辛,拣条衔折不辞频。旧条老硬新条韧,却向篱根拾落薪。

和昌英叔觅松枝作日棚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欲和新诗且撚髯,岸巾百匝绕前檐。茅斋或恐清阴薄,更遣苍官去一添。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孝庙深知己,今皇正宰官。一言能定国,二圣得重欢。

立节山相似,容人海未宽。至今死诸葛,虏使胆犹寒。

感秋五首 其四

宋代 杨万里

秋晓寒可忍,秋夕永难度。青灯照书册,两眼如隔雾。

掩卷灯孤坐,块然与谁语。倒卧卧不得,起行行无处。

屋角忽生明,山月到庭户。似怜幽独人,深夜约清晤。

我吟月解听,月转我亦步。何必更读书,且与月联句。

戊戌正月二日雪作二首

宋代 杨万里

雪与新春作伴回,捣霜为片雹为埃。
只愁雪虚梅无奈,不道梅花领雪来。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