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晴怀故园海棠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代 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人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人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诗人杨万里的古诗

送张元直尉盐官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璧水寒齑客,春闱擢桂郎。折腰端小耐,整翮未须忙。

德进官无小,诗癯誉更香。会看两鸂鶒,飞下蓼滩傍。

题汪季路所藏李伯时飞骑斫鬃射杨枝及绣毬图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虎夫驰射殿西偏,一箭穿毬不再弯。飞骑新图天上本,龙眠偷得到人间。

题汪季路所藏李伯时飞骑斫鬃射杨枝及绣毬图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君王将幸宝津园,刷洗天驹尚未乾。禁地何缘有阑入,考官应奉得来看。

晨炊叱驭驿观海边野烧

宋代 杨万里

南海惊涛卷玉缸,北山野烧展红幢。山神海伯争新巧,并慰诗人眼一双。

龚令国英约小集感冷暴下归卧感而赋焉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客里何烦病,春馀不谓寒。并来无计奈,那得有怀宽。

憎药犹须强,耽书更暇看。两亲问消息,敢道不平安。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句 其十

宋代 杨万里

老懒狂吟不要工,爱君七字晋唐风。更烦传语梅花道,火急齐开小至中。

南海陶令送水沉,报以双井茶二首

宋代 杨万里

岭外书来谢故人,梅花不寄寄炉熏。
辨香急试不山火,两袖急生南海云。
苒惹须眉清入骨,萦盈窗儿巧成文。
琼琚作报那能辨,双井春风辍一斤。

刘平甫挽诗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忠孝元家法,经纶岂懒心。日边迟信息,霞外且山林。

风月诗天巧,乾坤酒陆沉。一生欠半面,五字寄哀音。

春暖郡圃散策三首

宋代 杨万里

春禽处处讲新声,细草欣欣贺嫩晴。
曲折遍穿花底路,莫令一步作虚行。

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

宋代 杨万里

柴门草径尽莓苔,不放黄尘俗子来。
诗客清晨冲雨入,梅花一夜为君开。
飘萧落叶残灯火,陆续清谈浊酒杯。
二十六年才四见,骊驹抵死秪相催。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六 观善斋

宋代 杨万里

观棋不作秋,观斲不作石。要知丽泽功,祇个是消息。

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相后为韵和以谢焉五首 ...

宋代 杨万里

曲江与临武,彼此昔相望。一岭大如砺,谁云隔寻丈。

离合非人力,此事要天相。升沈亦偶然,岂问优与脏。

峡山寺竹枝词五首

宋代 杨万里

天齐浪自说浯溪,峡与天齐真个齐。
未必峡山高尔许,看来只恐是天低。

舟泊吴江三首

宋代 杨万里

东是吴江西太湖,长桥横截万寻余。
江妃舞倦凌波袜,玉带围腰揽镜初。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燕子二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社日今年定几时,元宵过了燕先归。一双贴水娇无奈,不肯平飞故仄飞。

萧照邻参政大资挽诗

宋代 杨万里

公如月欠一分圆,生死应同昼与昏。鼎鼐□□□□□,□□露□留好□。

清远峡四首 其一

宋代 杨万里

峡水都是泉,非雨元自足。不知几滴珠,成此一川玉。

旁将山染翠,仰为天写绿。何当雪月夜,孤艇苇间宿。

十月四日同子文克信子潜子直材翁子立诸弟访三十二叔祖于小蓬莱酌 ...

宋代 杨万里

诚斋老子不奈静,偶拄乌藤出苔径。独游无伴却成愁,群从同行还起兴。

每过一家添一人,须臾保社如烟云。褰裳涉溪溪水浅,著屦度桥桥柱新。

蓬莱一点出尘外,南溪裹在千花里。芙蓉照波上下红,琅玕绕屋东西翠。

槿篱竹户重复重,鸡鸣犬吠青霞中。蓬莱老仙出迎客,朱颜绿发仍方瞳。

餐菊为粮露为醑,染雾作巾云作屦。欣然领客到仙家,行尽蓬莱日未斜。

更倾仙瓢酌仙酒,酒外瓢边亦何有。偶看小树双团栾,碧琉璃叶黄金丸。

主人忍吃不忍摘,笑道未霜犹带酸。小僮随我勇过我,不管仙翁惜仙果。

争挽风枝拣霜颗,争献满盘来饤坐。隔水蓬莱看绝奇,蓬莱看水海如池。

主人劝客对绝境,不饮令侬怒生瘿。何如寄下未尽瓢,留待早梅赏疏影。

红玫瑰

宋代 杨万里

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
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
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
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

落梅再著晚花

宋代 杨万里

数日春风不柰暄,梅花落尽净无痕。
却将晚莟重收拾,更放南枝第二番。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94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